云南省楚雄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提高耕地地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为切入口,采取“1234”方法措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强化“一个领导”掌好舵。组建成立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楚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机构改革,将自然资源、财政、水务、发展改革等部门分块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职责,全部划转到市农业农村局履行并成立专门工作科室,结束了“ 多头负责,标准各异” 局面,形成“标准统一、部门协助”局面。同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联系村、镇村干部联系小组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坚持“两个统一”严标准。一是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效益优先”原则,坚持一次性统一规划,实现土地集聚效应,分区域规划设计建设工程内容,分年度争取项目逐步建设实施。二是按照“沟渠田林路、桥涵闸槽口”综合配套和“节水、节劳、节资、高效,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改造目标,严格坚持执行统一的排灌、田间渠系工程和农艺措施标准,全力解决田间机械作业、农资运输难等问题,改善大力推广应用科学配方施肥的田间条件,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抓好“三个结合”促发展。一是与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大力加强田间道路、生态环境等建设,2019年以来投资6500万元,建成了以子午镇、苍岭镇、吕合镇为重点的5万亩“中国好粮油”优质粮油原料核心示范基地,打造了东华镇乡村振兴试点田园综合体、子午万亩油菜花海田园风光、吕合千亩稻鱼综合示范区、吕合千亩粮菜轮作示范区,坝区乡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5%,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效益得到彰显。二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紧盯水果、蔬菜、坚果、花椒等产业基地,2019年以来投资3500万元重点进行高效节水改造,架设高效节水主支管道约185公里,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基本达到“水利建设围绕农业产业发展转”的目标。三是与农村土地流转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优先流转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地区域,同时将已流转的土地区域优先列入规划实施范围,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进程,实现土地使用效益和农田建设效益双提升、双巩固。目前,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1.6万亩,实现农户租金收入540万元,涉及村(社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万元。
落实“四个关键”保质量。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紧紧围绕“强基础、兴科技,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中连片安排好土地治理项目,形成规模效益。二是搭建平台,形成合力。按照“ 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进一步发挥好部门和乡镇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资金,构建“政府主导、农业搭台、部门协作”的工作合力局面。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媒体宣传等,及时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四是强化管理,严格控制。严格落实“三制”管理,实行“质量、进度、投资”三项控制,注重“运行管理、效益发挥”两大目标。
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农田建设(含土地治理)项目资金3.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5.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3.04万亩的33.61%),建设三面光沟渠600.76公里、机耕路211.66公里、耕地质量监测点7个和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757座,铺设干支管道311.52公里;15个乡镇52个村委会受益,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5万亩,新增机耕面积11万亩,土地使用率提高4%,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0.5个等级,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6%,亩均增加产能 5%左右,亩均土地节约劳力3个、节约水费1.6元、实现增收200元,有力助推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307/t20230714_64322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