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崇州市聚焦乡村工匠培育,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3-06-23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崇州市始终坚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发展理念,立足崇州发展实际,以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精心谋划部署,持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走深走实,以乡村工匠赋能乡村振兴,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盘活本土非遗资源,奋力积蓄培育动能

  崇州市在培育乡村工匠人才的过程中,拓展思路、因地制宜盘活当地非遗文化资源,强化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进一步培育更多的乡村工匠。崇州市积极围绕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道明竹编、怀远藤编、廖家木雕等开展传承创新再创造,探索出一套“学院+农户+基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模式;依托崇州工匠学院,开展乡村振兴探索、非遗技能大师实践课堂等培训,常态化举办非遗体验活动,走好“产学研”一体化、“传帮带”一起抓的非遗人才及工艺大师培养之路;鼓励竹编、藤编、木雕等方面的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通过“专业培训”“技艺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非遗文化传承人,民俗工艺等“土匠人”,壮大乡村工匠人才队伍。

  选优育强典型工匠,着力提升培育质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引导与调动,要充分发挥“标杆”人物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为充分调动乡村工匠服务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乡村工匠的创新活力,崇州市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连续开展四届“罨画工匠”评选命名活动。截止到目前,已评选出108名优秀技能人才,代表长期坚守在电子信息、智能家居、非遗传承等生产研发一线、具有工艺专长、精益求精、专业敬业的“罨画工匠”;今年有5名工匠人才被成都市命名为“成都工匠”。

  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塑造人才成长空间

  近年来,崇州市在非遗产业培育中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规划,让非遗资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拓展乡村就业的增长点,也为乡村工匠提供了一定的成长空间与创业环境。崇州市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不断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依托道明竹编、怀远藤编、廖家木雕、崇州枇杷茶和米酒等传统手工艺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乡村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竹艺村”,成都市AAA级林盘景区“木艺村”等特色文旅IP,引入餐饮、民宿、文创等新业态,形成一核带动、多元互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格局,实现文旅产业与乡村工匠培育的协同发展。2022年,竹编产业产值达2195万元,接待游客超88万人次,旅游业收入约3846.4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6/20/7c3a1c39ea0c4d949aef89beab1c21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