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节水“高配田” 三笔“共富账”

发布时间:2023-06-23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成片的田块整齐划一、条条机耕道纵横交错、排排沟渠延伸远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良田美景”尽收眼底。

  今年,鄂尔多斯市4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开工建设,许多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变成了“万亩田”“高产田”。化零为整,测土配方,智慧灌溉……升级改版后的节水“高配田”,正在成为侯家营子村的“共富仓”。智慧灌溉、粮安民乐的三笔“共富账”也逐渐“浮出水面”。

  节水环保账:每亩节水150立方米

  种了大半辈子地,刘二兵也算了大半辈子“水账”。

  “十几年前是人多地少,大水漫灌既费电又费水,1眼浅井用不了几年。后来改了喷灌,每到七八月份用水紧张,喷水1小时,补水2小时,只能干着急。”

  达拉特旗农业体量居鄂尔多斯市首位,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井灌区,近些年来在降水量减少和灌溉量增加的双重影响下,灌区地下水位下降。

  节水,成为提升农业发展上限和守住生态红线的关键词。

  侯家营子村万亩高标准示范农田,瞄准“节水增效”这个关键问题,选用技术领先的耐特菲姆滴灌系统,根据作物情况定时、定量精准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经测算,该系统亩均用水200立方米,较普通滴灌节水150立方米,节水效率40%以上。

  同时,项目设置了井、黄双灌两套管道,在最大程度保障灌溉用水的基础上,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

  达拉特旗水利局副局长李锋介绍,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地下水水位有了明显的回升,白泥井超采区水位回升1.3米,其他超采区水位平均回升1米。侯家营子村的经验做法推广后,全旗的水资源超用情况将得到改观。

  产业振兴账:每亩增收374元

  “高配农田”自然要用高配农机。今年春耕期间,十多辆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撒肥、犁地、旋耕和播种同步进行,万亩玉米的种植在一周内完成。随着现代农机的全面入驻,铁犁、木耧、锄头、铁锹、耙子这些传统农具成为村里老人的农家记忆。

  据介绍,通过精准滴灌系统保障全季供水,按作物需求提供水分及营养,结合肥料利用率提升,较传统种植方式亩均增产玉米200斤以上,示范区年可增产玉米200万斤,全镇20万亩耕地全部提升改造后共计增产4000万斤。

  小账连大账,同样的地,在高标准示范农田的作用下,产量也大不同。高标准示范农田每亩节电50度,节约用肥70斤。这样算下来,以种玉米为例,每亩预计由之前的1800斤提高到2000斤,每亩综合增收374元。

  在标准化农田里实施标准化生产,“稳产田”“高产田”“增收田”同样受到龙头企业的青睐。

  侯家营子村大力推广“支部+企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与涉农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实现生产流程、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每年秋季,农产品由龙头企业统一收购,亩均收入超过2000元。2021年侯家营子村通过合作经营获得年收益32.3万元,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收入15.7万元,村集体经济共计收入50.48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侯家营子村在配套设施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党总支副书记石根小说。

  富民增收账:人均分红1.8万元

  春节前村里分红,刘二兵家6口人分得十万八千元。“过去和现在一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我是十二分的满意!”几个月过去了,74岁的老人谈及此事时依然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年初,侯家营子村官牛犋社拿出500余万元给社员分红,全社281人,每人1.8万元。“我们升国旗、放礼花,炖了6只羊,全村人一起吃了一顿庆丰收团圆饭。”刘二兵说。

  自2019年成立“土地合作社”,对全社3000多亩耕地进行集体化经营后,官牛犋南社的人均土地分红逐年增加:2019年11300元,2020年12000元,2021年14700元,2022年18000元。

  与刘二兵在田间路上边走边看,侯家营子村万亩田地空无一人。“过去种1万亩至少要30人,现在只需3人,还不用下田,农民成了‘甩手掌柜’。”

  让农田“十室九空”的是一处占地约一平方米的数字种植平台,这是万亩良田生产的“大脑”。“大脑”利用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和信息,测算作物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等,向村民发送分析结果并提出灌溉、施肥、增氧等建议。通过培训,村民坐在家中,利用手机或电脑遥控平台,就可以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极大节省时间和人力。

  农民不再被土地束缚,可自由打工或进行畜禽养殖及其他副业。目前,全社60多人打工,其余劳动力饲养2700多只羊,规模最大的两户均有羊200多只,养殖在100只以下的有40余户。

  截至2022年底,全社人均纯收入3万元,比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5180元、比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4766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水。农业正成为达拉特旗农民有奔头的产业,种粮正成为更多农民的“金饭碗”。现如今,在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广袤无垠的沃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让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306/t20230620_87267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