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名著《桃花源记》,描写在一个群山环绕、偏远的地方,很多人为逃离战乱在此生活,安宁而又丰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世外桃源”,在这里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宁静自然,远离尘世的喧嚣,与人无争,与世无争。
在屏南县,就有这样的小山村,人们因为艺术结缘,聚居于此,共筑一片和谐又安宁的生活家园。
豁然开朗
从宁德市区到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车辆要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近两个小时。这样一个位置偏远的山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年轻人来此打卡、定居、共建村庄,成为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夜幕降临,四坪村的音乐会现场灯光闪耀,气氛热烈,村民们一边喝着当地的精酿啤酒,一边欣赏精彩表演。音乐会是村子里定期举办的活动,也是新村民沈明辉非常喜欢的活动,这一次,他上台演唱了两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大方自信的神情,让人很难想象几年前的他,一度十分自卑敏感。
沈明辉患有侏儒症,母亲早逝,父亲是一名聋哑人。为了能尽早自食其力,他尝试过各种谋生手段,到广场去摆地摊、帮人擦皮鞋、卖气球……因为身材矮小,他经常被排斥和歧视,而且在常人眼里简单的活儿,对他来说也很困难。2015年,沈明辉创业失败,几年的积蓄全部泡汤。他心灰意冷,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幸运的是,有一道光照进了我黑暗的生活之中,令我豁然开朗。”沈明辉说。
2015年,从事公益教学项目的林正碌来到屏南县,想找一个偏僻小村,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学项目,进而改变一个村庄。在他的引导下,从漈下村开始,村民逐渐拿起画笔,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渐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体验画画。这个公益项目逐渐在屏南其他村子推广开来。
当年10月,屏南双溪镇国际残疾人公益教育中心成立。在县残联的联系下,沈明辉来到教育中心,在林正碌的指导下开启了他的学画之路。
“我学画画也比别人要吃力一些,初时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沈明辉没有想到,他的画作得到了林正碌的称赞。学画的第七天,他的作品被人以150元的价格买走,这带给他极大的鼓舞。
学画半年后,沈明辉在双溪镇安泰艺术城里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随着绘画水平逐步提高,他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画作的收入也渐渐多起来。从为三餐奔波、尝遍世间冷暖,到有自己的事业、受人尊重,像常人一样体面地活着,沈明辉的人生豁然开朗。
2019年,沈明辉在四坪村认领了一座老宅,成立了他的第二个油画工作室,取名“重土空间”。
“上个月和几个朋友认租了村里的4亩农田,准备尝试生态农业。最近也在研究传统竹编技艺,想开发一些竹编的工艺品……”谈及未来的规划,沈明辉兴致昂扬。
“这里环境优美,我工作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距离可以非常近,每天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经营好我的事业、享受我的生活,自然会觉得生活幸福感很高。”现在的沈明辉,有自己喜欢的事业,言谈间也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与艺术结缘迎来人生转折的故事在屏南文创片区不是个例。走进龙潭村的“画友之家”民宿,宽敞的庭院、清新的绿植,客厅里挂着一幅幅油画,大多数画作出自屋主陈孝高、谢秀凤夫妇之手。
2017年,陈孝高夫妇俩被“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学吸引开始学画,在学画的过程中认识了来自各地的老师和朋友,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夫妇俩思路逐渐开阔,认为乡村旅游前景广阔,在朋友的建议下,着手将家中的老宅改造成民宿。
为了改善住宿环境,夫妇俩为9间客房均配备了独立卫生间。村民对此非常不解,“一个家里9个卫生间”一度传为笑谈。不久之后,随着屏南文创村的名气不断打响,乡村旅游热度提升,民宿很快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周末常常一房难求,现在节假日更是游客爆满,村广场都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巴。”看着老房子变成“聚宝盆”,陈孝高喜上眉梢。
“做这个民宿其实每天也很忙,但是比在外面打工舒服,也更开心。现在这种生活是以前想不到的。”谢秀凤感慨道。
怡然自得
四坪村的音乐节现场,除了舞台上深情投入的歌手、舞台下沉浸享受的观众,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组织者,祁国艳便是其中之一,除了音乐,她带来的精酿啤酒也是夏日里一抹清凉的点缀。
2019年,青海姑娘祁国艳满怀对“诗和远方”的憧憬,来到文旅事业方兴未艾的屏南县,在双溪镇和龙潭村担任文创义工。“生活在集镇更加便利,既能实现乡村梦,又能满足正常生活需求。”祁国艳说,在这里,“诗和远方”更具象,她下定决心扎根当地成为“新村民”。闲暇时,她参与组织了每两周轮流在四坪村、龙潭村举行的原创音乐节活动。
“五一”假期前夕,祁国艳站在四坪村“22号老宅”前激动不已,只见“祁国艳手作IPA啤酒工作室”的木匾被挂在大门正上方。老宅共200平方米,一层经营独立品牌的“示耳”精酿啤酒,二层的三间房作为民宿。工作室的成立是她近两个月的工作成果,她开心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工作室“五一”试营业的消息,邀请村民和朋友们来品鉴啤酒。
“主要是喜欢这里的生活,能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祁国艳选择在这里生活的原因,“邻居家门口的桑葚熟了,我们站在树下吃到打嗝”“来自家乡草原的羊肉配上我酿的啤酒就是一个完美的周末”“用自己种的韭菜做的手工水饺好吃到爆炸”……分享生活中的幸福瞬间时,祁国艳脸上流露出怡然自得的笑容。
平静生活中的许多“小确幸”也激发了创作灵感和表达欲望。和祁国艳有着相同感受的年轻人聚到一起,组织了“我们在四坪写诗”的活动,走进田间地头,将心中幸福的暖意流淌到笔尖,在一首首诗歌中自由表达。
四坪村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这么多年轻人来此享受乡村慢生活?音乐节舞台上演唱着自己原创歌曲的黄璟,是近年来屏南文创片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这也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黄璟曾在上海工作生活近20年,2018年来到屏南文创片区开始文创策划工作,是当地重声音乐节、手作啤酒节的策划人,从事原创音乐、瑜伽教学、手冲咖啡、艺术绘画等文创项目的开发。
“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对村子的布局印象很深,连片的古民居依山傍水,风景很美。”黄璟说,一个优美的环境是令人身心放松、享受生活、激发创作欲望的重要条件。
“没有标准、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你唱得好不好。”在策划活动时,黄璟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有真实自由的表达。“我们倡导通过自由哼唱就可以创作自己的歌曲,还大胆提出包括失聪人士的声音也可以纳入音乐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音符都有可能成为音乐作品的一个元素。”
黄璟认为,以四坪村为代表的是一种有别于生活和艺术分区独立界限明显的传统社区、将文化艺术结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开放包容的新型社区。“在这里你找到了很多人跟你在精神上有共鸣,你的诗歌,你的音乐,你的绘画,有人真的是在专注地聆听、专注地看,彼此之间因真情实感引发的共鸣,让很多人感觉到自己不孤单,有温度,人和人之间有温度,作品也有温度,这个温度让人感受到自己鲜活的生命力,我觉得是地方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虚构的桃源美景如今在闽东山村重现,成为人人可往的美好生活的乐土。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06/t20230615_61874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