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安徽省夏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6-18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针对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逆境灾害高发频发,玉米单产水平低、籽粒品质不优等现状和问题,按照良种、良田、良技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机械化生产为核心,以选用耐密抗逆丰产稳产品种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基础,改粗放播种为高质量精密播种、改田间粗放管理为精准管理、改早收为适时晚收,高质量推动我省玉米产量品质协同提升。

  一、选择耐密抗逆品种及高质量种子

  坚持审定覆盖的原则,保证用种安全,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耐高温、抗南方锈病、抗茎腐病、抗穗腐病、耐密植、抗倒伏的品种,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应选择发芽率高、活力强的种子,要求种子发芽率≧93%,同时必须为包衣种子。

  二、小麦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或秸秆打捆离田

  坚持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确保抛撒均匀,无抛撒装置或抛撒不均匀地块要进行灭茬处理或选用带有清秸防堵装置的专用玉米播种机,防止播种时出现拥堵,提倡秸秆打捆离田。

  三、抢时抢墒精量机直播

  小麦收获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抢时抢墒集中机直播,我省玉米下限播期为6月25日,下限播期前若遇墒情不足应抢播后及时灌溉。坚持“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五位一体作业,建议选择气力式或指夹式精量播种机加装导航定位功能,精准控制行距、株距,以密度定播量,等深单粒播种,播深3-5厘米,施肥深度8-10厘米,种肥距离>4厘米,沿淮淮北地区适宜留苗密度为4500-5000株/亩,江淮地区适宜留苗密度为4000-4500株/亩,播种的籽粒数应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10%左右。种肥同播,施足底肥,建议亩基施含氮量25%-28%玉米缓控释肥或玉米专用复合肥50-60kg/亩。

  四、及时化学除草

  玉米播后芽前趁墒及时实施土壤封闭除草(播后2天内),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等,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封闭效果欠佳地块在玉米3-5叶期选用玉米专用苗后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控制用药量,注意避开高温干旱时段用药,防止产生药害。

  五、科学水肥管理

  玉米播后苗前进行机开沟降渍防涝,根据田块情况灵活安排开沟方向及开沟数量,一般沟深20厘米,沟宽10厘米,沟间距20米,注意确保三沟通畅。出苗10-15天后进行10天左右的蹲苗,促进玉米根系发育,进入拔节期后遇旱及时灌溉,注意防止“卡脖子旱”,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20kg/亩(使用缓释肥的可不再追肥或减量追肥),追肥深施,注意以水调肥,建议有条件的田块采用自走式喷灌或管网式滴灌等水肥一体化精量管理系统进行追肥。

  六、精准化学控旺

  结合天气条件和植株长势适时、适期、适情开展化学控旺防倒。对水肥条件好、生长过旺、种植密度大的玉米田块,在7-9片展开叶时喷施30%胺鲜乙烯利水剂、矮壮素等化控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采用喷雾机进行叶面均匀喷施,不可漏喷重喷。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时期,抓住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扬花期三个关键节点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治可选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中后期采用热雾飞防或微雾滴飞防等高效植保方式施药,各时期病虫害防治可与喷施化学除草剂、化控剂、叶面肥等相结合,进行“套餐式”作业。

  八、适期晚收机收

  推迟收获8-10天,玉米苞叶枯松、乳线消失、黑粉层出现、水分低于28%以下时方可收获,采用高性能、低破损联合收割机进行籽粒机收,建议有条件区域配套建设批式烘干设施,进行烘干贮藏一体化。

  九、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玉米收获后开展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秸秆粉碎还田、土壤深翻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下年度玉米生产御灾减灾和高产稳产能力。

  

  

  

  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23年6月13日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tzgg/567956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