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兰考,泡桐花开,芳香弥漫,春意盎然。60年前,风沙、内涝、盐碱侵扰着这个豫东小县,农作物难以存活,农民生活困苦。60年后,兰考秉承“科技为民”的理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条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让“三害”地里长出了“致富果”,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2018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成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用科技力量守护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做给农民看
在兰考县水木焦桐蔬菜工厂的温室大棚里,黄色的防虫板整齐悬挂在空中,无土栽培的番茄枝叶生机勃勃。“一般的番茄需要种135天,采摘周期大概一个半月,但我们现在通过控制温度,让番茄自身无限生长,就可以连续采摘,打破了番茄季节性种植的局限性,同时还能节水节肥。”工厂负责人王晓庆介绍道。
这里是兰考县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之一,由兰考县与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筹建,致力于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智能农业转变的新渠道。“我们主要是负责制定技术管理方案,具体生产操作还得依靠本地乡土人才,‘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发挥了很大作用,提出了不少管理实操方面的建议。”王晓庆说。
“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成员、蔬菜组组长董学志就是“乡土人才”的代表,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有着丰富的设施农业实践经验,经常帮农民答疑解难,被亲切地称为“懂老师”。“给我们指导的都是名牌大学的专家,有着最先进的农业知识,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董学志说道,“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把专家的技术方案和生产实践对接起来,形成一套适合本地的番茄栽培方法。”
近年来,“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通过成立相关协会、建立科普示范基地的形式,积极发挥科技志愿服务的作用。“我们成立了花生协会、红薯协会、小米协会、蜜瓜协会、蔬菜协会等11个农技协会,总共会员达到3000多人,还建立了3个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和15个科技示范基地。”董学志告诉记者。
据了解,各个农技协会和科普阵地分布在各个乡镇,由科技服务团成员担任会长,成了科技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的“排头兵”,努力带动种植户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的效果。
带着农民干
2021年夏天,河南遭遇了连续强降雨,地里农作物的情况时刻牵动着科技服务团专家的心。“那天清早5点多,我接到果农樊书礼的电话,着急地说他的梨落果很严重,梨上面有黑点,想让科技服务团的专家赶紧去看看。我们果树组的专家很快就到了他的梨园,经过诊断发现是因为连续降雨,真菌感染后梨得了黑斑病。”“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团长陈国平回忆道。通过针对性的使用防治药物和叶面喷施硒肥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这一年,樊书礼的200亩梨园获得了大丰收。
快速响应、服务入户,这是“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的工作理念之一。为了满足群众需求,及时精准地开展科技服务,兰考县科协将服务团细化为蜜瓜、红薯、花生、饲草、苗圃、家禽、电商7个由首席专家带队的科技服务组。同时开设服务专线和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到达需求地点,免费上门提供帮助。
“现在我们科技服务团有306人,成员主要有省农科院所、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县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乡镇的乡土人才组成。”陈国平表示。在科技志愿服务的引领下,很多农民种地遇到问题已经习惯了找专家、靠技术。与此同时,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农户又成了新的“专家”,将实用技术传播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蜜瓜膨瓜期水肥的控制特别重要,早一点供水瓜的口感会更好,浇水浇好了,瓜的个头也会大一点。”说起蜜瓜的栽培技术,兰考县本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张雪云头头是道。这些关键的“知识点”,都来自“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专家的传授。“我丈夫现在也成了技术员,这几天去商丘给人家做技术指导了。”张雪云笑着说。
“我们每天都要去地里转转,走到村里都有村民热情跟我们打招呼,大家像一家人一样。”“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副团长吴先江说。在科技服务的过程中,专家变成了农民,农民变成了专家,打通了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领着农民富
一走进小宋镇新庄村兰考红薯科普示范基地,甜蜜的红薯香味便扑面而来。近年来,在兰考县红薯协会的引领下,红薯成了兰考县“新三宝”之一,红薯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农民的生活也变得更为甜蜜。
“科技服务团的专家给我们推广了先进适用的种植技术和优质红薯品种,我们小宋镇的红薯产业才得以迅速的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小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辉表示。
除了进行技术指导,红薯协会和“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还利用电商平台积极与市场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科技服务团的专家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电商技能培训,提升群众科学素质和网络销售意识,推动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冯辉告诉记者。
目前,红薯示范基地年育红薯苗9500多万棵,带动1200多户农民种植红薯4万多亩。兰考红薯也已通过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注册了“豫兰红”商标,农户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红薯30多万单,总金额达1200多万元。
在兰考,给百姓带来甜蜜的除了红薯,还有蜜瓜。兰考县葡萄架乡杜寨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新时代引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而蜜瓜就是这一巨变中功不可没的“法宝”。近几年,在各项扶贫政策和科技服务团结对帮扶下,杜寨村建成了占地1200亩的“杜寨蜜瓜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育苗基地1个,育苗棚20座,蜜瓜大棚850座,年产蜜瓜1300多万斤。
如今,蜜瓜也成为兰考县“新三宝”之一,“兰考蜜瓜”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我们村蜜瓜总收入达到32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万元。我们还带动了周边14个村发展蜜瓜产业,建设蜜瓜大棚4000多座,带动540人就业,其中家庭困难群众就有115人。”杜寨村党支部书记、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蜜瓜组成员李永建高兴地说。(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赵艺璇)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3/04-24/27314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