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9日,市委书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强在“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上提出,在乡村振兴价值取向上,要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要求从三个价值角度去审视和谋划乡村振兴。
5月28日,由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合举办,东方城乡报社承办的首期“乡村振兴 书记论剑”活动,在浦东新区周浦镇界浜村家门口服务中心举行。首期活动以“提升乡村经济、生态、美学价值,让农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邀请村书记谈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通过书记发言、专家点评、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聆听村书记心声,共享治村之道,旨在共同探讨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的生态、美学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的有效路径,为本市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村一级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前线,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力量,需要村级党组织书记发挥“领头羊”作用。在主题发言环节,浦东新区周浦镇界浜村党总支书记姚辉、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党总支书记冯建军、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第一书记杨立平、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党总支书记陈继明立足本村亮点特色,从不同角度先后介绍了本村在提升乡村经济、生态、美学价值上的做法和经验。
乡村振兴的谋篇布局要有整体性思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立在听取了周浦镇界浜村党总支书记姚辉的主题发言后表示,在提升乡村设计的同时,挖掘自下而上的力量,探索可复制乡村发展之道。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曹林奎认可浦秀村坚持原生态和原风貌保护的农村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小三园”建设,守护家门口的“后花园”。山塘村的建设成就,让我们看到了大中城市乡村振兴的一条好路子,上海财经大学三农研究院院长吴方卫精准地用“党建引领、规划优先、产业支撑、打造品牌、区域联动”20字予以总结肯定。在听取了泖港镇黄桥村党总支书记陈继明的分享后,原市农委副巡视员、市农经学会会长王东荣感慨黄桥村农宅改造的不易,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争取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在“五违四必”整治和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上海乡村的经济、生态、美学价值?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建同与会专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经济价值层面来说,发展乡村经济的重点在于找准市场、合理定位与因地制宜,难点在于转变理念、吸引人才与管理模式。应持有“经营农业”理念而不是简单的“农业经营”,要把乡村作为唱出产城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大戏的舞台。在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一起发力解决。同时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
乡村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绿”字上,即生产出优质安全“绿色食品”,满足广大市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净化和美化城乡生态环境的“绿化环境”,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实现乡村的生态价值,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来常规农业生产方式,提倡采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生态农产品,同时利用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要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营造顺应自然、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景象。
要认识乡村之美,不仅仅是狭义的乡村建筑,要对标城市的美,研判区别于城市的乡村特色与亮点,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提升农村自然风光、保护好历史建筑和农耕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上海这个巨大策源地的人才资源优势,探索乡村建筑师制度和大学生实践制度,通过制度设计撬动乡村振兴的各方面价值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研究院所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推出的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专题活动,“乡村振兴 书记论剑”活动旨在增强基层与政界、学界的互动交流,增加公众对上海乡村振兴的了解,扩大上海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为上海乡村振兴汇集各方智慧,搭建一个更务实、更新颖的平台。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各涉农区乡村振兴推进办,相关镇、村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
“乡村振兴 书记论剑”主题发言和互动交流实录将刊登于6月1日(周二)《东方城乡报》,敬请关注。
文:许怡彬
http://nyncw.sh.gov.cn/mtbd/20210531/3543b247a6a44f9d93cbd8e2891acd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