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山峦叠翠
萩芦溪环山而行
溶溶滟滟
在这片连绵起伏的丘陵间,
美丽庭院果蔬飘香、
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
处处洋溢着生机活力
近年来,涵江区萩芦镇崇福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乡村产业迅速发展,环境更加宜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崇福篇章。
结对共建,建好生态景区
崇福村位于萩芦溪畔,面积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80%,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越,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确定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但因缺人才、缺资金、缺项目,绿水青山迟迟不能转化为“金山银山”。
“这两年村里面貌大变样,主要得益于结对共建机制。”崇福村党支部书记刘伯程说,2021年8月,莆田市、涵江区制定了“机关+农村”结对共建机制,村里与莆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结对共建,还安排了市人大代表联络科薛健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
薛健健到任后,同村“两委”干部一起,重新对村内的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进行全面盘点,邀请上级党政领导、高校专家多次到村里现场办公,制定完善农文旅产业规划,并将改造和提升村庄“景区化”建设作为首要大事,通过“上级拨一点、村里出一点、群众集一点”,筹集资金启动多个景区项目建设,先后修建扩建3.5公里生态休闲步道、福文化民俗展示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水库栈道和观景平台,实施路灯亮化工程、环库及村道绿化香化等项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资源转化,办好生态旅游
乡村景点风生水起,生态旅游同样方兴未艾。在崇福村秋月湖畔、百年樟树林间,一顶顶橘红色的帐篷,撑起不少市民心中的“诗和远方”,这是崇福村引进的“萩山来信·崇福”露营基地项目。
为更好地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崇福村探索“村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村党组织牵头整合村内林地、边角地、树下空间等资源,与萩芦文旅公司、思博文化旅游公司等进行合作,全面挖掘崇福村的乡村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合打造“露营文化+户外体育”项目。去年,“萩山来信·崇福”露营基地正式开营。基地负责人高思说,开营以来,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的搜索热度持续攀升,到村里休闲旅游的人流量翻了几番,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收入近20万元。
“得益于客流红利,许多外出村民返乡创业,现在村内经营农家乐、土特产品的商店有40多家,每家每年平均可增收3万多元。”薛健健介绍说,眼下,崇福村正以露营基地为中心,盘活蝴蝶谷、太平陂、福文化休闲长廊、萌宠乐园等项目,串联起5条旅游线路,努力打造集农文体旅为一体的“慢生活”“微度假”模式,带领村民实现绿色低碳共富。
2021年以来,崇福村还连续举办了两届龙眼文化节活动,吸引了京东、莆仙网等众多媒体到场,开展带货直播、龙眼王拍卖等活动,平均每天全网点击量高达143万人次。
数字加持,赋能生态治理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这一关键环节。”崇福村大力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主动对接涵江区公安分局、莆田广网公司,在村主干道出入口安装广播、视频监控、数字灯控、农业物联网等设备及系统,布点高清摄像头57个,确保景区安全监管无死角,打造乡村信息服务大数据平台,促进农村管理体系一体化。
当下,莆田市正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崇福村紧紧抓住这一良机,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成立4个党小组,细分16个单元、设立16个党员联系户。“基层事务繁杂,小到家长里短,大到经营纠纷,党员联系户都要现场办公。”薛健健说,在党员联系户的带动下,许多党员自发参与基层治理,时时亮明身份,开展志愿服务,努力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乡村旅游的“最美一公里”。
为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崇福村还积极探索“五福积分”模式,灵活设置各项指标和评分标准,大到安全生产和“两违”整治,小到志愿服务与矛盾调解,全部纳入积分统计范畴,并通过开展“集五福、游福村、品福食”活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村民从“被动”要求转变为“主动”参与,实现“乡村善治、景区和谐”。
据介绍,近年来,崇福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幸福家园”试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旅游特色村、“福建省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pt/202304/t20230411_614754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