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结合去冬今春气候特点、病虫源基数及历史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上半年我区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51亿亩次,同比持平至稍重。与上年同期相比: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仍呈偏重发生态势,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柑橘红蜘蛛、甘蔗黑穗病、甘蔗螟虫、菜蚜、荔枝蝽蟓、鼠害等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面积2980万亩次。
1、稻飞虱。预计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96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
2、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4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其中,桂东北大部稻区偏重发生。
3、二化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0万亩次。其中,桂东北、桂西局部偏重发生。
4、三化螟。预计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为桂中、桂西北、桂南局部稻区。
5、水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5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其中,桂东北、桂东南、桂西南局部稻区发生较重。
6、稻瘟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0万亩次,其中,桂西南、桂西北局部稻田偏重发生。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桂南个别田块发生较重。
此外,大螟、台湾稻螟、稻胡麻叶斑病、水稻根结线虫、稻螨、稻蝽蟓、稻蓟马、稻蝗和稻叶蝉以及水稻橙叶病等病毒病在部分稻区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二)玉米病虫。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其中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预计发生面积745万亩次。
1、草地贪夜蛾。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
2、玉米螟。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3、玉米蚜虫。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75万亩次。
4、玉米纹枯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次。
5、玉米大斑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
(三)果树病虫
1、柑橘病虫。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其中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柑橘疮痂病、柑橘红蜘蛛、柑橘木虱、柑橘潜叶蛾、柑橘锈壁虱、柑橘蚧类、柑橘粉虱、桔小实蝇预计发生面积1960万亩次。
1.1柑橘溃疡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5万亩次。
1.2柑橘炭疽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1.3柑橘疮痂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次。
1.4柑橘红蜘蛛。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80万亩次。
1.5柑橘木虱。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5万亩次。
1.6柑橘潜叶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1.7柑橘锈壁虱。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5万亩次。
1.8柑橘蚧类。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0万亩次。
1.9柑橘粉虱。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10万亩次。
1.10桔小实蝇。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桂东南局部发生较重。
2荔枝病虫。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其中,荔枝霜疫霉病、荔枝蝽蟓、荔枝蒂蛀虫发生面积310万亩次。
2.1荔枝霜疫霉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2.2荔枝蝽蟓。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5万亩次。
2.3荔枝蒂蛀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5万亩次。
(四)甘蔗病虫。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其中甘蔗螟虫、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甘蔗蔗根锯天牛、甘蔗黑穗病预计发生面积1375万亩次。
1、甘蔗螟虫。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40万亩次。
2、甘蔗棉蚜。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3、甘蔗蓟马。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70万亩次。
4、甘蔗蔗根锯天牛。预计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次。
5、甘蔗黑穗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0万亩次。
(五)蔬菜病虫。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中等,其中,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菜蚜、菜青虫、斜纹夜蛾、白菜霜霉病、白菜软腐病预计发生面积870万亩次。
1、小菜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5万亩次。
2、黄曲条跳甲。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0万亩次。
3、菜蚜。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4、菜青虫。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5万亩次。
5、斜纹夜蛾。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 万亩次。
6、白菜霜霉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次。
7、白菜软腐病。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次。
(六)其他有害生物
1、鼠害。预计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8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山区、旱地发生偏重。
2、草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610万亩次。
3、福寿螺。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270万亩次。
4、蝗虫。飞蝗: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0.3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为来宾、柳州市局部地区。土蝗: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
二、主要依据
(一)病虫源基数
2月下旬末至3月中旬各地进行病虫源基数调查,与上年同期相比:稻飞虱灯诱虫量偏少;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稍多;二化螟冬后虫量偏多;三化螟冬后虫量稍少,但桂西个别稻区有回升态势;水稻纹枯病菌核量偏少;玉米铁甲虫虫量偏少;甘蔗螟虫桂中局部偏高;柑橘木虱大部持平至偏高;害鼠大部属常年值。
1、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同比接近,灯下虫量同比略低,统计2023年3月1日到15日浦北等29个县(市、区)总诱虫量为61头,同比减少32.97%;其中,浦北县诱虫量为35头,占总数的57.38%,同比多1头。无明显迁入峰。2月中旬末调查:桂西南个别再生稻上发现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百丛虫量一般0.3~2.3头,高的5.9~6.6头。3月上旬桂东南在田边杂草上发现稻飞虱,虫量一般0.2~0.4头/m2,高的6头/m2。
2、草地贪夜蛾。截至3月22日,全区有32县调查发现成虫,32县调查发现幼虫为害玉米。全区累计发生面积3.55万亩次,近日各发生县(市、区)田间调查:幼虫百株虫量平均2.1头,高的33头;被害株率平均3.0%,高的达68%。田间发生面积同比稍多,早播春玉米已出现个别高密度发生田块。
3、水稻钻蛀性螟虫。二化螟:大部稻区冬后死亡率同比偏低;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残虫量同比增88.61%,桂东北、桂中、桂西、桂南局部田块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多。三化螟:全区越冬代死亡率与上年持平,但桂中、桂西局部稻区调查没发现有虫。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残虫量同比减少16.20%。
4、稻纹枯病。据平果等22个县(市、区)3月上旬越冬菌核量调查:加权平均菌核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的县数为15个,占调查县数的68.18%;同比增加的县数为6个,占调查县数的27.27%。各类型田平均菌核量为4.55万粒/亩,同比减少7.34%。
5、玉米铁甲虫。据全区24个县(市、区)冬后虫源基数调查: 7个县发现有虫。虫口密度与上年同期相比:隆林、南丹、大化等县较去年同期偏高,龙州县持平至稍低。
6、甘蔗螟虫。兴宾区近期调查:田间虫量同比偏高,亩有活虫数平均64头,最高达150头。部分县冬后调查:扶绥县冬后残虫密度一般70~98头/亩,高的135头/亩;合浦县宿根蔗为害同比较轻,枯心率一般1%~3%。
7、柑橘木虱。3月中旬调查全区普遍发生,虫量大部同比偏高。桂东北调查,株有虫一般0.2~0.5头,高的9~21头。其他园区调查,百梢有虫0.4~4头,高的27~71头,桂东个别失管果园高达471头。
8、鼠害。各县近期调查:大部属常年值发生。农田盗洞率一般1.7%~8.9%,高的12.6%~28.7%;亩有鼠量一般0.3~3.5头,高的15.3头。
(二)农事活动
截至3月17日,全区已浸播早稻种子1431.40万公斤,同比减少97.92万公斤;其中,杂交稻种子987.68万公斤,同比减少34.62万公斤。全区早稻已育秧43.48万亩,同比慢4.45万亩;已插早稻面积98.48万亩,同比快55.93万亩。春种玉米面积478.08万亩,同比慢6.21万亩。豆类面积56.01万亩,同比快2.44万亩。蔬菜面积435.54万亩,同比快13.27万亩。甘蔗面积1106.10万亩,同比快52.49万亩。油料面积160.29万亩,同比快1.3万亩;其中,花生152.00万亩,同比快1.43万亩。各地的春插春种不平衡,使得全区的各类农作物生育期相对拉长,桥梁田的增多,对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有利。
(三)气候因素
2022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广西平均气温为12.7℃,接近常年;其中1、2月全区平均气温分别为12.2℃、14.5℃,分别比常年偏高0.8℃、0.9℃。2022年冬季广西平均降水量30.43毫米,较常年偏少;其中1、2月份全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1.5毫米、47.0毫米,1月比常年同期偏少41.6%、2月接近常年。2月中旬起全区气温回升,光照增多,有利于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的安全越冬。
三、防治意见
(一)加强监测预警。
广西是重大迁飞性害虫从境外进入我国的桥头堡中中转繁殖基地,草地贪夜蛾的终年繁殖区,各地要充分认识我区迁飞性害虫监控工作战略地位,切实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工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迁飞性害虫的预测提供资讯,并做好指导防治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
应充分认识病虫测报工作的重要性,争取资金支持,投入必要监测经费,推进测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确保植保部门田间调查、信息传递、预警发布等工作顺利开展。
(三)保障信息畅通。
各级农业植保人员应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上报”的工作制度,深入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特别是重点调查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适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并将防控信息及时传递到镇、村(屯),告知种植大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和广大农户。
(四)及时科学防治。
各地应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普及提高病虫防治技术,组织基层防治网络,开展群防群治。积极推广使用防治新技术和安全、高效、经济、对口农药。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zhyyjgl/t161923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