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法治 > 正文

南安石井镇: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石井镇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领,抢抓发展黄金期,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重点,多措并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2022年,全镇26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均超20万元,其中18个村(社区)超50万元, 10个村超100万元以上,1个村超1100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一)党建引领,提升发展“内生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强化政策保障、发展致富带头人培育上下功夫。一是前瞻规划绘蓝图。我镇以加快建成高质量高标准的乡村振兴典型样板为目标,前瞻性规划全镇乡村振兴“蓝图”,精准定位“国际‘成功文化’交流旅游名镇、‘最闽南’活态历史体验馆、乡村‘小精特’经济聚集地”等目标导向,策划打造“石全石美线”“山海共情线”“新旧共融线”等3条乡村振兴动线,策划生成乡村振兴项目195个,并每年拿出200多万用于制定奖励扶持措施,积极协助各村向上级争取补贴,营造村村争优争先争效浓厚氛围。二是固本强基筑底色。紧抓“关键少数”,紧密结合石井“三个中心”“四大产业板块”规划布局落实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精准选好村级“领头羊”。其中,在石材产业创新提升区,6名村主干均是懂产业、善经营的“石材人”;在高新技术、文旅产业片区,征迁任务重,13名村主干都是有威望、有魄力、善协调的“能人”;在港航物流片区,通过乡贤回归,引导外挂船舶回归,7名村主干中就有4名“船老板”。同时,抓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项目比拼晾晒等活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每年组织进行村党组织负责人外出学习、拉练比拼,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三是规范提升强制度。根据石井实际,制定出台《石井镇村级建设工程及采购项目管理细则》《进一步严格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通知》等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办法,对村级项目立项、招标、监理、验收和资金使用、资产出租做出规范,实行严格审批,强化制度监管,推动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夯实根基,筑牢发展“压舱石”。石井工业基础雄厚,土地利用价值大、利用规模广,如何有效地落实好农村集体资产、资金以及资源管理工作是保障村集体发展的根本。一是理清“老家底”。大力推动“三资”监管专项整治,由党政领导带队,聘请律师团队全程参与,聘请测绘公司核清各村(社区)资产情况,2019年来,共完成“四个明显合同”清查及非法占用整改1128宗,增收1600万元,收回出租土地805亩,有效守住集体“家底”,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2年,全镇26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达到100%,50万元以上18个、达到70%,100万元以上10个达38.5%。二是盘活“新资源”。立足本地特色,系统梳理乡村脉络、自然肌理、资源禀赋,“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引导各村(居)打造多样化集体经济发展IP。如①在老港村、桥头村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农田连片整治和土地流转1000多亩,用于发展休闲农业,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又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每年集体和农户可增加租金收入100多万元。②在院下村、营前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留用地开发建设和经营性资产运营模式,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小型商场(农贸市场),每年可分别增收30万元。③在沿海村探索“党组织+特色海产品+渔民”模式,“一村一品”进行紫菜、海蛎等深加工,进一步拓展海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线上平台开拓市场,形成育苗、养殖、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增产增收;如桥头村引入专业设计团队,通过联营优势,打出“桥头许村长”品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得益彰。④在郭前村试点小组资产行政村提级管理,通过与村民小组签订《委托代管协议》,将小组资产授权行政村管理,并按土地租金收取300元/亩管理费,每年可增收20多万元。在院下村采取土地租赁补充协议,收取企业1元/㎡综合服务费,每年增收60多万元。⑤抢抓上级政策红利,引导有资金累积的村通过委托投资、银行理财、购买股权等方式对集体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如协助苏内、杨山、下房等10多个村与银行商定理财收益率,通过定期理财每年可增收1500多万元。林柄、三乡、昔坂等11个村各100万元入股农商银行,每年每村增收5万元。古山、杨山、溪东等13个村通过委托投资泛家居产业3300万元,每年共增收近200万元。⑥在院前试点村级回拨地(留用地)规划建设工业邻里中心、邻里夜市、住宅小区、农贸市场等经营性场所,土地经营权回收村集体等模式,每年增收400多万元,2022合同结算大年实现收入破1100万元。

  (三)多措并举,赋能发展“新引擎”。立足石井“成功故里双港芯城”建设,主动探索如何将乡村振兴融入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既保留“乡愁”又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五个美丽”创建引领乡村增色。全面开展“五个美丽”创建,推进乡村节点“微改造”、塑造靓丽“微景观带”,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22年完成美丽庭院创建48个、美丽微景观13个、美丽小公园7个、美丽田园1个,今年新策划美丽乡村庭院260个及“五个美丽”项目46个,项目计划投资4106万,让群众生产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二是策划“六种类型”以点串面打造新样板。通过“亮点村”“特色村”模式策划,引导各村立足优势盘活资产资源,促进集体和群众收入“双提升”。以院前村为代表的产村互动型,结合芯谷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工业邻里中心、邻里夜市、住宅小区,不仅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村企融合、新旧石井人融合,更实现集体资产大幅扩容。以岑兜村为代表的文化活化型,融合高甲戏文化为设计元素,活化村域闲置空间、规划精品线路和十个小景点,建设高甲戏主题户外博物馆,植入业态,实现文化“变现”。以古山村为代表的文旅融合型,依托项目建设,紧密衔接“成功文化”,盘活集体资产,规划商业街,设立物业服务公司,实现村民就业与集体经济“双赢”。以奎霞村为代表侨史研学型,通过对村容村貌进行“小节点”风貌改造,建设网红民宿、咖啡厅等,探索露营、滨海沙滩等业态,既丰富游客群众游览体验,又增加集体收入。以桥头村为代表的资源赋能型,立足得天独厚的千亩滩涂以及小沙滩、近海岸天然的岛屿,全村整体打包入股,引入第三方谋划发展特色的文旅产业和以海鲜干货为主的休闲农业,并将拿出20%股份让村民参与,预计今年国庆可开始实现营收,村财收入每年将超百万元。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qz/202303/t20230328_613890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