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乡村振兴翔安发展论坛举行,论坛上,天津大学乡村振兴翔安工作站正式揭牌。天津大学与厦门市、翔安区推进校地共建,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推进乡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这一场盛会,吹响了翔安区乡村振兴再提速的冲锋号角。工作站的设立以及此次论坛的举办,都是翔安区与天津大学携手合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校地共建的一次全新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出了翔安乡村振兴“12个一”行动,合作内容覆盖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将为翔安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这一场盛会,也是一场专注于翔安乡村创新发展的头脑风暴。昨天下午的论坛,专家们围绕校地合作、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关键词,就如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交流,为翔安乡村振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12个一”行动计划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对翔安区未来工作有何助益?双方又为何选择了彼此进行合作?
“12个一”行动:共建一个乡村振兴工作站,举办一场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完成一个乡村振兴重点课题,推进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培训一批乡村振兴人才,推广一批乡村振兴典型,挂职一批博士硕士人才,举办一系列乡村振兴活动,设立一只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进一批行政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建设一个数字乡村试点,争创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区”。
“12个一”打通校地合作渠道。仔细阅读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及的“12个一”行动,包括从启动、推进到最后取得成果的全过程,也涵盖了培育人才、基金设立、数字建设等具体举措,为未来发展积蓄更强动能。
明晰工作路径 实施清单化作业
共建一个乡村振兴工作站、举办一场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正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标志着双方合作开启了一个全新篇章。
完成一个乡村振兴重点课题、推进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接下来将结合翔安区的日常工作有力推进,既谋划方向,也推进乡村振兴全新行动初显成效。
推广一批乡村振兴典型、举办一系列乡村振兴活动,可以视作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培训一批乡村振兴人才、挂职一批博士硕士人才则是为乡村振兴工作积蓄人才力量;设立一只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则是为了让乡村振兴更具持续性提供重要保障。
而在具体目标方面,双方提出要推进一批行政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建设一个数字乡村试点、争创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区”——着眼于村庄带动个人,实现共同富裕、协同发展。
激活要素流通 让新力量扎根
如果要深入探究这次双方的合作,可以视作在校地之间打通了一个全新渠道,促进包括人才、产业、文化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达到产业“联兴”、人才“联合”的效果。
双方合作的载体将基于实体乡村振兴工作站——未来大学师生可以在这里长期驻点,后期建设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扎根在翔安的土地上,打造长效性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平台。
当然助力并不止于此,更多专家将通过这条新渠道投入翔安乡村振兴工作中。依托天津大学与法国驻华大使馆联合共建的“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组建由中法高级别专家构成的智库团队,深入研究和挖掘翔安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特色,联合开展规划设计、决策咨询等智库合作项目。
在更远的未来,翔安区还将与天津大学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翔安样本”,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振兴发展论坛的形式,促进多边交流,在更高的站位、以更宽广的视野提高翔安乡村振兴工作的水平。
翔安与天津大学“双向奔赴”
翔安:聚焦“山海田厝” 擦亮文旅新名片
为什么选择翔安?我们不妨来看几条信息:翔安全区2022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4%、排名全市第一;翔安引进全省首家农业产业研究院,成功举办首届厦门种业博览会,从这里生产的花椰菜种子占全国供应总量60%……
不难看出,翔安始终坚持“三农”工作与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同抓共促,已经呈现出很好的效果。翔安区坐拥“山、海、田、厝”的独特资源禀赋,通过精耕细作,现已拥有现代农业项目67个,16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72.45亿元,胡萝卜、大蒜、金针菇等高优农产品畅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此外还累计投入超20亿元,打造了大帽山、大宅、澳头、黄厝等33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5条振兴动线和3个“中国最美乡村”,成为厦漳泉一带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选择翔安,是因为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未来潜力。
天津大学:“老朋友”续前缘合作更深入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天津大学与翔安区已经针对欧厝村古厝群的更新改造再利用展开了研究和规划。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组成的专项科研团队与天津大学厦门校友在地企业合作,为欧厝村现存的古厝建立了乡村遗产数字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完成17栋古厝的更新改造设计方案,其中5栋在年底前可以改造完成,展示乡村振兴的初步成果。
事实上,天津大学与厦门的合作由来已久。2016年至今,天津大学与厦门市在建筑、建工、化工、智算等领域的合作项目累计已达18项。而近年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翔安区展开“校地企”合作,探索产学研融合乡村建设新模式,积极推动地方乡村振兴工作。
选择天津大学,这是“老朋友”的合作,少了沟通的成本,双方合作将更加深入。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202303/t20230330_614076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