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乡村振兴五年答卷|奋力书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壮美篇章

发布时间:2023-03-11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

  五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全力书写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三农”篇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在梁山县宏育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这里的牛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牛了,它们不仅可以听音乐、睡软床、做按摩,还能喝啤酒。

  在梁山县杨营镇,高玉红2011年建起了第一座雨污分流的标准化养殖场,饲养西门塔尔和鲁西黄牛改良牛。2017年,高玉红创办了杨营镇第一个畜牧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领周边养殖户走上肉牛规模化养殖之路。村民侯圣天入社五年,养了1000头牛,一年就挣一百多万。

  目前,合作社存栏肉牛1万多头,主要销往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肉牛销售额每年达到1.6个亿。

  近年来,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强劲。粮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为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山东贡献。形成了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2年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大显身手。

  2015年,刘超放弃大城市国企的工作回到广饶农村自己创业。几年间,他经营的农场由1130亩扩大到2100亩,建设了4个占地50亩的智能化钢构大棚,40座容量4000吨的储藏窖,并带动周边1000余户群众共同致富。

  2020年底,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文,面向全省推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刘超成功获评副高级职称。有了新身份的加持,刘超从“归雁”变“头雁”,领飞乡村振兴。目前,全省共11万名基层人才通过“直评”取得中高级职称,极大地调动了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心悦说,“拿到证书之后,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激励,让我也更有信心在农村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展身手,大有作为。”

  近年来,山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构建起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农技推广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的人才矩阵,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70万人以上。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

  过去五年,我省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让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滨州市沾化区持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渔鼓戏剧团下乡为百姓先后演出9000多场次,实现438个行政村全覆盖,观演群众达70万人次。全省送戏下乡演出每年超过6万场。

  文化惠民,不只是为老百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还要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东营市利津县打造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如今,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已成为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于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周边2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村庄每年增收80多万元。

  过去5年,山东创新开展传统工艺振兴行动,推选省级“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60个,指导认定非遗工坊574个,让一批扎根乡间的非遗项目成为群众富口袋的好帮手。乡村文化振兴,温润了乡村的“精气神”,也“点亮”了乡村新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初春时节,从辽东湾洄游而来的斑海豹如约而至,开始落户长岛国家海洋公园。从2月23日开始,这里已经陆续监测到十多只斑海豹。

  近年来,长岛纵深推进立体生态保护修复,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完成近海养殖腾退2万多亩,海洋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改善幅度达到10-60%,海水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每年到长岛繁衍的斑海豹数量超过400只。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目前,山东拥有的陆地物种多样性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等野生脊椎动物超过600多种,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有益探索。

  惊蛰刚过,烟台市牟平区的大棚樱桃陆续开花结果。近几年,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西台村149户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800元。

  而在2019年以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没有特色产业,西台村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为改变现状,村“两委”决定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通过村民入股,整合土地资源,村里一下建起了13个高标准樱桃大棚,每亩收入4万到6万块钱。从2021年开始,合作社就开始分红。

  村民高兴地说:“多的几万块钱,少的也有七八千块钱,每家每户都有份,所有老百姓积极性太高了。”

  五年间,烟台市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发展到3421个。烟台市福山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贾维勇表示,领办了合作社,村干部在群众中更有威信了,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截至2022年底,我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到4.24万家,带动增加村集体增收18.9亿元,社员户均增收2416.3元。

  记者王安萍任莉苗旺崔童庞广振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303/t20230310_42615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