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在全市率先推行“三师下乡”,完成38个市级美丽乡村策划,新水坑村获得联合国参观访问团高度评价。
2022年6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渔港经济区正式揭牌成立。
岭南春早。番禺大地,处处勃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海大集团工厂化育苗育种基地,智能化车间实现水产育种可控,渔业大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及时自动化识别病害;番禺区渔港经济区,智慧渔港系统建设工程、休闲渔业码头、休闲渔业综合体等8个渔港项目正在有序推动;广州市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玉带河、拱形桥、传统民居和祠堂相映成趣,游人如织,体验岭南风情……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门户枢纽、“省会海门”,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热土、展现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梦想田园。2022年番禺区农业总产值为70.1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696元,增速4.9%,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番禺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农业强区”为目标,抢先出台农村管理“三部曲”文件——《广州市番禺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番禺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务村务财务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番禺区农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指导意见》,分别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管理、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管理以及优化村干部报酬待遇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措施,构建管队伍、管事务、管薪酬“三位一体”制度体系,不断夯实农村基层治理根基,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稳基础
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
“雨水”节气后,春耕备耕忙。时下,在番禺的多个乡镇,农户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番禺大地上演的“春耕备耕图”,折射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象,也让粮食安全根基越筑越牢。
番禺区坚持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辅之以义,落实粮食面积、产量举措,向良田要产能,向荒地要面积。辅之以利,政策保本、经营增收,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敢种粮、种好粮。
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番禺打出一套“组合拳”。
农业发展种为先。番禺持续深入开展水稻育种攻关,农科所先后培育出7个丝苗型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我们深耕优质丝苗米的选育工作,努力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番禺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成太辉说。20年来成太辉一直坚守在水稻育种的最前线。2022年,成太辉荣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荣誉称号。
藏粮于技,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番禺区积极开展包括“水稻+禾虫”“水稻+罗氏沼虾”“水稻+鱼+鸭”等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的探索尝试。番禺区农科所牵头的“水稻+禾虫”绿色综合种养,亩产禾虫200斤以上,亩均利润可达1万元以上。广州名特新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在石楼镇开展稻鱼共生项目,充分利用海鸥岛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增加鱼、鸭两种收入,有效促进保粮稳产、助农增收。
番禺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机制,番禺将稻虾养殖的技术和优质品种引入到梅州市五华县,并在当地发展成规模2000余亩,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1800多亩,该项目还入选“2022年度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典型案例”。
出台补贴办法,保护种粮积极性。全年恢复耕地987.06亩,番禺区级种植水稻补贴从每亩每造150元提高至1500元,提高达10倍,引导农民向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进行调整,千方百计提高种粮收入。
“我们多举措保障肉类产品供应和安全。”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春雷介绍,大石4A屠宰场于2019年底建成并投产,是广州市首家按《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4A级标准规划建设并竣工投产的现代化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中心和供穗猪肉交易配送中心,2022年累计屠宰生猪287万头,约占全市日供应生猪量的二分之一,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区产地农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为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
强链条
推动优势产业融合发展
石楼镇海鸥岛,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所在地。在广州锐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笋壳鱼养殖基地,总经理池金泉正忙着出鱼,“2月底笋壳鱼塘头价33-35元/斤,利润比较可观。”
作为番禺区名优渔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锐沣渔业聚焦笋壳鱼杂交技术、苗种繁育与生产、新型养殖设施等方面创新改良,创造出更好的市场前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农业大区,番禺区做好“特”字文章,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依托,汇集资源要素,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2020年,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入选省级产业园名单产业园,引进麦康森院士团队,用科技链串联产业链,着力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中的难点问题。海大集团旗下海兴农集团苗种基地已投入运营,开展良种培育、饲料配方、高效养殖模式等项目研发。该项目将实现年产优质虾苗3000万尾,生产加州鲈等规格苗种1000万尾以上。广东海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海鸥岛建设基地,运用生物检测技术进行虾苗筛选,打造广东又一优势虾苗品牌。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发展罗氏虾、笋壳鱼、河豚、牛蛙等多种名优水产苗种生产。
渔业是番禺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番禺区渔业总产量14.9万吨左右,养殖面积5.4万多亩,年产苗种超6亿尾,总产值45.09亿元;申报“粤字号”渔业品牌13个,占广州市50%。番禺区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成功入选“广东十佳最美渔港”。
做活渔业文章,撬动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番禺区逐浪向海经济,迈向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2022年6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广州市番禺区渔港经济区正式揭牌成立,千年古港孕育现代渔业先机。这一囊括番禺区东部五个镇街,规划面积超过番禺总面积一半的渔港经济区,将成为广东渔业现代化转型的新引擎。
据了解,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将全力推进“一港、两翼、三核、四区、五镇”总体布局,打造海陆岛统筹、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以“港产城三区联动”推进启动区建设,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番禺区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工作专班,正在全力以赴地推动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标杆区。
“石楼镇的群星村、卫星村、东星村、明星村是目前广州仅剩的纯渔业村,没有集体土地和收入、没有宅基地。希望通过渔港经济区建设,真正实现渔村振兴。”市人大代表、石楼镇群星村党委书记陈钢禧说。
从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到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建设,平台聚集效应凸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总部设在番禺的海大集团是千亿产值高科技农牧企业。2022年,海大在行业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取得逆势增长,集团上市板块营收、市值均超过1000亿元,成为跻身双千亿级的高新农牧龙头企业,其中水产饲料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2025年海大力求年收入超过2000亿元。”海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薛华表示。
据了解,2022年番禺区新增新增省、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新增“粤字号”农业品牌12个,占全市新增总数的四分之一。
又是一年踏春时。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村大岭村一片热闹景象,游客们穿行在大岭村的老建筑,徜徉在河流旁。海洋、河、涌、湖、塘,造就了大岭村独特的自然禀赋。其街巷肌理至今保留完好,村民在山、水、村、田的古村格局中安居乐业,被誉为研究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大岭村第一书记刘思敏表示,发展乡村旅游,除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保护、传承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乡村的“根”,实现文化振兴与繁荣。随着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越来越多艺术家进驻大岭村,把这里当成找灵感、开发文创产品的源泉。
2022年,番禺区创建沙湾街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串点成线,集片成带,“带”动振兴。沙湾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乡邦,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交相融汇的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沙湾古镇、宝墨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紫泥堂艺术小镇,还有南粤苑、滴水岩森林公园、龙湾涌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依托这些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沙湾街大力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建设。目前规划的沙湾街新乡村示范带总长30.1公里,示范带串联3大片区、8个节点区域。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番禺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多措并举激活优势特色资源,美丽乡村转变“美丽经济”,让乡村生活更具吸引力、更有活力。番禺在全市率先推行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下乡”,完成38个市级美丽乡村策划,大龙街新水坑村获得联合国参观访问团高度评价。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全区在册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和177个行政村通公交率均100%,实现衔接城区、畅通镇街、覆盖乡村的城乡一体化公交线网。
截至目前,番禺区创建省定美丽宜居村161个,省定特色精品村24个,完成60个市美丽乡村、46个市名村创建。打造“和美大山”“孝文化”“飘色文化”等一批特色乡村文化品牌,营造浓厚乡风文化氛围。
黄春雷表示,沿着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路线图,番禺区将认真按照市委实施方案提出的行动方案提出的“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目标要求,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突出重点,全力推进番禺国家渔港经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改革创新,加快成效高效融合发展,努力在全省、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作示范、挑大梁。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41154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