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璧山区福禄镇斑竹村橘文化主题公园里,数十辆小汽车将生态停车场停得满满当当,橘园里不时飘出游客采摘果实的欢声笑语。
“我记得这里曾是有名的万亩‘红橘之乡’,为何漫山遍野的红橘,变成了现在的沃柑?”来自巴南区的游客周敏颇为诧异,向正在橘园里招呼游客的村民陈照伟打探。
陈照伟不紧不慢地回答:“哪个品种味道好、卖的价钱高,就会换哪种咯。”
福禄镇的“橘变”既是当地橘农应对消费市场变化的主动作为,也是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
热俏多年的红橘变成“伤心果”68岁的陈照伟是斑竹村的老橘农。10年前,他将种植了30年的8亩红橘树砍掉,新栽了沃柑,只留下家门口几棵7米多高的红橘树:“留下这几棵红橘树,是为了留下点念想。”
连同他在内,福禄镇不少橘农都有红橘情结——上世纪80年代,这里种植了大量红橘。“那时每到红橘收获的季节,做外贸的生意人就来村里守着,到处都停着大卡车。”陈照伟说,那时福禄镇的红橘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价格比一般水果高出一大截,且出口俏销到海外,“那个年代,种两三亩红橘,一年就有几千元收入,谁的腰杆不挺得直直的?”
世纪之交时,福禄镇的红橘销售开始走下坡路。当时,一些新品种开始进入市场,砂糖橘、春见、血橙等品种像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栽种上市。相比这些优良品种,福禄红橘品种单一,果实偏小,口感略酸,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万亩红橘成熟了,每斤价格低至1毛钱,却没几个商人前来收购,村民也找不到好的销路,只有让果子烂在树上,昔日的“摇钱树”变成了“伤心果”。
看着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红橘树,村民谁也不愿放弃它们,仍苦苦坚持着,希望盼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农产品品种大多具有市场周期性,这种传统红橘品种已经过时了。傻等,只有死路一条!我们要应市场而变,改种其他品种!”2012年,福禄镇痛下决心,号召大家将万亩红橘树全部砍掉。
该镇经过几年反复考察、请专家论证后,决定放弃不受市场待见的中熟红橘,主推中国柑研所的杂交良种晚熟沃柑,再配套种植大雅、不知火等多个新品种。
沃柑成村民增收的“新宠儿”沃柑是怎样的品种呢?
斑竹村的村民在一次次学习与参观中坚定了信心:沃柑是优质高糖的晚熟杂柑品种,果皮紧包却易剥离,果肉细嫩化渣,肯定会是市场的“新宠儿”!
可是,真要砍掉种植了几十年的红橘树,谁也下不去手。
2012年11月,原村主任陈维超率先下“狠心”,他请人将自家的十几亩红橘树全部砍掉。心有不舍的村民们也一咬牙,跟着砍掉了500亩红橘树,陆续栽上了3200多株沃柑苗。
“沃柑一般需种植3年才挂果,2015年,首批500亩挂果,产量约10余万斤。”村支书吴正祥说,第一批沃柑上市的消息一出,就有水果商上门洽谈,以10元一斤的价格一次性收购3万斤。
2017年,3000余亩沃柑进入丰产期,亩产量达到了1300斤,以每斤5元的批发价计算,福禄镇的沃柑总共卖了1950万元。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该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福禄镇已形成以沃柑为主、多柑并举的“新万亩橘园”。
未雨绸缪走上柑橘振兴路“任何行业或产业,都很难一直‘红’下去。”福禄镇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的果园虽然调整了种植品种,但新的‘风险点’也将随之而来。”
他说,以沃柑为主的新品种虽然优质,目前也很有市场,但如果全部投产后,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种植量增加,也将面临同质化竞争、产品过剩等新的“销售难”。而且,随着消费者对品种需求的不断变化,现在或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宠儿”,照样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弃儿”,“我们必须得有未雨绸缪的思维,尽可能做好全风险防范。”
福禄镇谋划了“两步走”战略。
一方面,做大做强福禄沃柑品牌,建起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他们指导斑竹村先行组建起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福橘”商标,以统一价格收购全镇橘农的沃柑;其次,合作社将沃柑统一标准种植、统一分拣包装、统一对外营销,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将福禄沃柑推销出去。目前,“福橘”牌沃柑已经远销广州、上海、北京等地。
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走农旅融合的道路。比如,福禄镇引进了重庆嘉之树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柑橘品种展示园,为广大游客提供柑橘文化科普教育,还投资200余万元在斑竹村打造了一个柑橘核心示范园,让游客在欣赏优美的橘园风光时,又可以亲自体验采摘沃柑的乐趣。
“这‘两步走’的战略,可以吸引游客来橘园休闲旅游,还能促进我们沃柑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一举两得。”该镇主要负责人说,接下来,该镇还将摸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将广大橘农的柑橘产业做大做强,走上一条柑橘振兴路。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02/t20230228_116808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