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不误农时。示范区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下好起步加速“先手棋”
稳面积。将粮食生产和耕地“非粮化”整治等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5万亩。拟从3月份中旬开始,陆续进行平田整地、除草、清理灌区泥沙等春播前期准备工作,4月上中旬开始春播春灌。
备农资。积极协调市场主体及早调储农资,增设销售网点,保证良种收储充足,农资储备充裕,满足春耕生产用种用肥需求。春播预计需要各类农作物种子160吨左右,储备率103.13%;需种肥3800吨(折纯)左右,储备率55.26%。
强农贷。主动引导农村商业银行、方大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围绕农资生产供应、农业规模经营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畅通信贷服务渠道,多层次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经摸底调查,今年春播资金需要8000万元左右,计划发放贷款7800万元,现已陆续开始放贷工作。
保灌溉。把提升粮食产能放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精细精准调度管理,完善水利调度会议机制,建立灌溉调度台账,落实灌区灌溉供水计划,及时分析掌握供需变化情况,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2023年节水灌溉面积稳定在8.5万亩,全区域已实现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全覆盖。
检农机。加强农机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工作小队入社、入户开展实地指导,采取“贴近合作社、贴近农机大户、贴近农机手”的上门服务方式,为农民群众检修保养农机具,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农机具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根据春耕生产需要,还将陆续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春耕生产打好基础。目前已检修200多台(套)农机设备。
防灾害。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密切关注春季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提前发布预警信息,重点防范“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充分利用好电视、“村村响”等传统媒体开展灾害天气的预防和应对知识宣传,并借助孪井滩门户网(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新型方式及时向农牧民通报灾害预防信息,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疏理高质发展“堵塞点”
动力弱。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产业链条较短,没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缺乏本土特色、市场大、前景广的农畜产品,农牧业持续增效较为困难。
成本高。受疫情影响,今年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略高。经调查,种子33340元/吨,同比增长13.63%;化肥(尿素)2750元/吨,同比增长4.76%;二胺4200元/吨,同比增长2.44%。
人才少。基层农业推广工作任务重、待遇低、责任大,晋升渠道窄,农技员少且多为临聘人员,使得农牧业工作人员流动量大,工作没有连续性,缺少系统性继续教育培训,专业知识明显缺乏,造成队伍“青黄不接”。
打好破题增效“组合拳”
调结构。鼓励引导农民种植麒麟瓜、苜蓿、枸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等经济作物5000亩左右。并积极争取粮改饲项目资金,增强青贮玉米收储能力,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稳政策。推动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增加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增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强监督。强化市监、农牧、公安等部门的“检打联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经销商囤积居奇等非法牟利行为,真正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到最低标准,让农民得到实惠。
重培训。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推行更加灵活便捷的培训方式,把线下与线上培训结合起来,既办好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的培训,又将课堂搬上电视、搬进网络、搬到直播间,不断灵活便捷地了解政策、学习技术、获取信息。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农牧局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als/202302/t20230228_22642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