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保险+期货”创新试点,助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近年来,中国太保财险湖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司”)积极贯彻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政策,践行金融支农使命,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创新农业“保险+”组合金融工具,积极帮助养殖户有效规避养殖风险,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养殖户的好评,为湖南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
一、业务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我司紧密联系各级财政、农业农村、畜牧水产和乡镇等部门,积极组织召集投保农户召开项目试点动员会议,加大宣传力度,严格履行义务,有效调动广大农户参保积极性,积极推广生猪“保险+期货”业务,有效拓宽保险保障生猪养殖全链条的覆盖面,取得了有力有效的成果。
(一)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期货”
我司先后在溆浦县、邵阳县、岳阳县和长沙县开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等省级创新项目的试点工作。在冷水江市、耒阳市和武陵区开展地方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期货”创新项目。政策性“保险+期货”创新项目我司累计承保并出具保单49张,保费规模2064.29万元,提供风险保障5.47亿元,为养殖户有效应对生猪周期中的价格风险提供保障。在安化县、靖州县、汝城县、石门县、新田县开展地方政策性猪饲料“保险+期货”,累计承保17.40万头生猪,保费规模609.06万元,提供1.84亿元风险保障,为116户生猪养殖户有效规避了猪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养殖利润损失。
(二)商业性“农业保险+期货”
我司在常宁市、衡阳县、祁东县、邵阳县、湘潭县、保靖县、安化县开展商业性生猪价格“保险+期货”创新项目,我司累计承保并出具保单10张,保费规模485.93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04亿元,为养殖户有效应对生猪价格风险提供保障。在保靖县、常宁市、辰溪县、慈利县、衡阳县、祁东县、桑植县、石门县开展商业性猪饲料“保险+期货”,我司累计承保12.02万头生猪,保费规模490.51万元,提供1.27亿元风险保障,为35户生猪养殖户规避猪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养殖利润损失提供保障。
二、特色案例与做法
我司依托“e农险”技术体系,运用“捷辨”技术模块对生猪养殖场四至经纬度、超大规模养殖场三维坐标进行承保端的风险管控、运用电子耳标进行标的识别与锁定;在理赔端借助微信小程序、远程查勘、线上定损等线技术实现农险理赔服务自助化、线上化、合规化的进阶,做到不因非洲猪瘟等疫情管控生物安全条件下保障我司承保区域生猪养殖主体的保险保障服务。我司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总结了优秀经验,形成几个典型案例汇报如下:
案例1:多方合作,共同纾解猪价下跌饲料上涨叠加下养猪户的困境。近年来,我司先后联合弘业期货、光大期货在石门县、新田县开展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期货”项目。石门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于2018年摘帽,是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生猪养殖业2020年存栏达50余万头,生猪养殖规模扩大,养殖综合风险也在扩大,特别是2021年生猪周期中猪价连续下跌饲料上涨的行情下,众多养殖主体困难重重,我司联合弘业期货在石门县实施的生猪饲料“保险+期货”试点,为17户养殖户提供价值2645万元的饲料成本保险,保险到期后赔付57.8万元,赔付率57.8%,赔款占养殖户自缴保费的289%,得到17户参保养殖户的充分认可,相关项目也得到了中国金融思想在线的报道,后续双方将与石门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形成长效机制。在新田县我司联合光大期货落地了新田县首次“保险+期货”项目,项目覆盖2.5万余头生猪,保障货值近2500万元,为降低农户自缴压力,光大期货积极向大连商品交易所申请项目资金支持,并最终落实外部资金合计60万元,占比总保费三分之二,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养殖户资金压力,切实达到了利农惠农目的。
案例2:以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我司在临武县运用电子耳标对投保标的实现单头生猪精确锁定,帮助被保险人实现猪场进出栏实时数量、病害猪实时损失数量、存栏周期等的精确跟踪,在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数字化养殖增值服务中迈出坚实的一步,探索了覆盖养殖全周期的风险管控和防灾减损预警线上化管控机制。项目累积投保590头生猪,保费规模10.03万元,保险货值34万元,养殖户真实感受和体验了科技的魅力,新技术的生产力,引发了传统养殖户对现代化养殖的思考。同时,我司为被保险人提供了不限于常规养殖保险服务的附加科技赋能,不仅从公司品牌和服务方面,还是科技下乡、科技助农方面均能带来额外的效果。
案例3: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深入保障生猪养殖全链条安全。我司在湖南省内8个县区(保靖县、常宁市、辰溪县、慈利县、衡阳县、祁东县、桑植县、石门县)开展商业性饲料目标价格保险,我司累计承保12.02万头生猪,保费规模490.51万元,提供1.27亿元风险保障,为35户生猪养殖规模户规避猪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养殖利润损失提供保障,深入防范生猪养殖的上游端饲料成本的价格风险,逐渐从更宽、更全面的生猪养殖全链条保障生猪稳产保供,扩展从保猪本身到保猪生产资料中影响生猪养殖最大的饲料价格风险,为我省生猪稳产保供链条中生产端生猪生产主体的养殖效益,保障养户的养殖动力。
三、下一步工作
1.开展新险种、新科技应用推介。在承保机构加强自身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上,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保险+”创新产品学习周、宣传月,消除监管、投保组织者、承保机构自身对创新险种的理解偏差,达成共识,统一服务生猪养殖主体的行为规范,破除各部门之间联动合作共同保障湖南省生猪稳产保供的部门壁垒,形成共同保障湖南省生猪稳产保供合力。新技术推广应用同样需要生猪稳产保供涉及各部门的联合推介,引进先进的养猪科技,例如猪脸识别、智能称重、电子耳标、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示范带动、农技部门的育繁推体系等具有优秀生产力的技术,真正“藏猪于技”。
2.强化价格预判,规避定价风险。大商所于2021年1月8日上市生猪期货,短期内生猪期货市场价格不稳定,当其与现货市场价格相差较大时,则会产生较强的基差风险,从而演变成保险的定价风险,从而导致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交易由于定价不合理造成投保农户的不满以及试点效果的不理想。因此,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要做足“保险+期货”进场前3个月甚至6个月以上的“期现数据”分析,形成较为准确的分析报告,确保进场后生猪价格“保险+期货”运行规范,项目试点能较为充分的反映投保养殖企业/农户实际损益。
3.严审经办主体,规避信用风险。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本身存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若保险公司或期货公司运营状况以及内部流动性出现问题时,可能将无法按照合约向投保养殖企业/农户进行履约赔付,从而产生信用风险。因此,全面审查经办生猪价格“保险+期货”的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是否建立健全科学的履约保障体系,是否拥有充足的风险资金偿付能力,是否有完善的“保险+期货”专业队伍和组织架构,是否有规范的风险计量和评估体系,从而以降低生猪价格“保险+期货”经办主体的偿付风险、操作风险等信用风险。
4.核查出栏数据,规避监管风险。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运行涉及财政、证监、银保监等多个职能部门监管。其监管风险的源头主要集中在生猪出栏数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试点县区务必强化财政、农业农村、畜牧水产等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加大对投保养殖户保险期间内出栏数量的精准统计与实时监测,针对性建立投保养殖户的每月出栏档案,并在每个理赔结算期时,对每个投保养殖户在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总规模内严格校对投保数量,执行“多退少补”制。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gzdt_5/202302/t20230213_292455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