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节气刚过,
齐鲁大地6000多万亩麦田逐渐解冻,
春耕备耕陆续展开,
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全面展开。
2022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1108.76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连续2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在各省(区、市)粮食总产排名中
位居全国第三位。
粮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为稳产保供大局作出山东贡献。
形成了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一批
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020年率先突破并保持在万亿元以上,
2022年达1.2万亿元,
稳居全国首位。
(青岛即墨海水养殖)
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394亿元,
占全国的1/5以上,
连续24年领跑全国。
(烟台深海网箱养殖)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明确了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
山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红旗表示,下一步,山东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为目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夯实基础。
以提升粮食单产为重点,打造沿黄“齐鲁粮仓”。
今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并把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山东将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集成运用整套增产技术模式,创建“大面积提升单产”示范推广田,支持“吨半粮”产能建设,挖掘盐碱地潜力,探索黄淮海地区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新路子。
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优势,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种植业方面,加快特色、专用新品种开发,加快蔬菜大棚迭代和果园升级改造,蔬菜总产量稳定在8800万吨。畜牧业方面,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开展机械化、智慧化改造,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渔业方面,持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深挖大水面生态渔业潜力,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今年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5处,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850万吨。加工业方面,深入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梯次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
抓好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以实施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小麦、玉米、奶牛等领域的育种优势,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在种业创新、科技研发推广、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装备提升上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协同推进“一村两区、一面四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牢牢把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个工作方法,坚持全区域全要素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一个村一个村抓、一个片一个片推的思路,推动全省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在总体安排上,坚持“三个层次”同步推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切身利益问题;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好乡村富民产业,让群众有钱花、能致富;三是乡村治理、乡风文明问题,让基层党组织更坚强有力,这是精神层面的,更需要春风化雨、久久为功。在实施路径上,重点抓好“一村两区、一面四线”建设:“一村”,即和美乡村,今年将建设省级和美乡村2000个;“两区”,即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今年将建设省级“两区”各30个以上;“一面”,即在全省面上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乡村公共服务提升等;“四线”,即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四大文化体验廊道,打造乡村振兴展示带。(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帮》)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302/t20230215_42446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