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惠安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方针,坚持城乡一体、整体联动,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后获评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乡村产业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励县等荣誉,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七,主要体现在“四个突出”层面:
一、突出系统化、梯度化,培育“振兴样板”。一是整体规划,推动“山海”联动开发。结合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和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依托“半城青山半城海”区位优势,以山线黄塘溪流域、海线滨海海岸带为两翼,打造“山轴乡村振兴+海线休闲旅游”示范带。“山线”以绿水青山为养,从笔架山到洛阳桥的黄塘溪沿溪田园风光和生态走廊,建设集康养、旅游、教研、医疗、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示范带。投资4.89亿元打造黄塘溪沿线田园风光+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对标省级以上田园综合体,项目对接省农发行授信3.8亿元。“海线”以东南蓝海为源,依托青山湾、西沙湾、大港湾、惠女湾等连绵海岸线,规划建设五大主题海岸、四大旅游节点,重点发展海上牧场、惠女旅游、雕刻工艺博览等惠女风情与海洋经济产业区。启动实施崇武整镇推进项目、崇武古城活化利用等一批项目,总投资13.9亿元,对接省农发行授信11亿元。二是示范引领,打造一批特色村镇。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完善月考评、季现场会、年度考核、激励奖补工作机制,对乡村振兴试点村进行建设情况评估,全面总结试点示范建设典型经验做法和薄弱环节,探索符合惠安特色的规范指引,做精试点村、做美示范线、做实整镇推进。①做精试点村,统筹崇武乡村振兴特色镇、34个省市试点村创建,山霞镇后洋村、小乍镇螺山村获评省级实绩突出村,螺阳镇松星村获评市级实绩突出村,紫山镇官溪村、东岭镇湖埭头村、净峰镇西头村获评泉州市第三批典型示范村(成效显著村)。②做实整镇推进,推动崇武、东岭整镇“五好”试点乡镇创建,在2022年全市整镇推进工作综合考评中,崇武镇(工贸带动型乡镇)获评优秀等次,排名第一,东岭镇(农业生态型乡镇)获评良好等次,排名第三。崇武镇获评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③做美示范线,打造崇武、紫山、黄塘、山霞四条市级示范线,崇武示范线列为省级精品示范线。
二、突出一体化、普惠化,做足“和美文章”。坚持把生态优先放在首位,以农民满意为标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是创建“五个美丽”促乡风文明。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安排300万元作为“五个美丽”建设工作保障资金,以“以奖代补”形式对优秀案例进行扶持,结合近两年我县开展的旱厕整治、鸡鸭禽舍整治专项行动等对清理出来的闲置空地、荒杂地块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作为“五个美丽”建设项目保障用地。以改善人居环境、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文明乡风为目标,全面推进“五个美丽”建设,2022年累计创建635个美丽乡村庭院、208个美丽乡村微景观、40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3个美丽田园、3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二是整治裸房刷村庄新颜。充分挖掘、提炼闽南建筑风格特色和惠安传统文化元素,普及推广《惠安县农房建筑风貌立面通用图集》,逐村编制镇域中心存量裸房整治“一张图”设计。2022年市级分解下达给我县的裸房整治任务为4889栋,已开工5215栋,开工率106.67%,已完工5107栋,完工率为104.46%。三是网格化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五带头”作用,通过“1+1+N”网格化责任管理模式(即1名镇干部、1名村干部、N名党员挂钩包干责任区域内的数户农户),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推进专项行动取得成效。①抓厕所革命,年度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92万元,新建改造农村公厕28座,推行乡村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上线和“一厕一码”扫码点评管理,所有行政村皆拥有1座以上水冲式公厕。②抓生活垃圾治理,对全县现有16座生活垃圾中转站进行整合、提升、改造,形成了“村收集、县中转、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③抓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PPP项目,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085千米,新建与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及提升泵站120多座。④抓村庄清洁行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县域落实分类机制,扩大分类覆盖面,由“清脏”向“治乱”拓展,梯次推动村庄提升“绿化、绿韵、绿态、绿魂”。四是探索生态循环发展路径。加快建立固体废弃物和餐厨垃圾无害化收运、资源化利用体系,引进全市首家牡蛎壳资源化回收利用企业,构筑形成“牡蛎养殖-生产加工-垃圾清运-固废处理-资源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探索出一条海洋固废垃圾“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新路子。五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推动教育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学位2520个、义务教育学位3150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网点—村邮站”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出台宅基地“一户一宅”认定意见、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规定,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农民群众幸福感增强。
三、突出产业化、融合化,推动“强村富农”。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引领,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农民参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一是“壮大产业”促增收。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5525”工程,推动“两溪一带”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胡萝卜、辣椒、西红柿等设施果蔬产业,培优余甘、甘薯、花生等“惠”字特色产业,培育鱼丸、凤梨酥、香水莲花茶等30余种台湾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发展双季稻、再生稻、抗旱稻,挖掘撂荒地、盐碱地、间套作潜力,在全省率先规模化连片种植旱稻540多亩并喜获丰收,对新增连片流转耕地30亩以上的流转承包经营主体、村集体组织继续兑现一次性县级财政资金奖励。年度新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3个、“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崇武镇入选省级“3212”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二是“三产融合”促增收。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龙头企业参加电子商务对接会和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15亿元,开展农民丰收节、消费节、鱼卷节等系列促销活动,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带动直接消费1.5亿元。崇武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崇武潮乐村上榜省级金牌旅游村,组建民宿联盟,全年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全县拥有9个中国淘宝镇、14个中国淘宝村,居全国淘宝村百强县第60位。三是“村企联建”促增收。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在27个低收入村开展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带动270多个家庭农场、1500多户农户创收村财超7亿元。推行“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模式,深化村企共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引导集体资金参与国有企业项目,激活农村土地、资产、资本等资源要素,发展家庭农场、研学拓展、滨海旅游等新业态,让农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四、突出精细化、网格化,创新乡村治理。按照“1+6+X”模式全面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探索“网格+N”的工作法,统筹资金资源、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着力打造“便民15分钟服务圈”,相关经验做法获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建洋批示肯定。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创新将“积分制”推广运用到农村“鸡鸭舍专项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各项重点工作。办好“乡村振兴大讲堂”、“田间课堂”“渔船课堂”等,讲好乡村善治故事,创新推行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助力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和村务管理,黄塘镇及梅山村等23个村入选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下阶段,惠安县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高为谋划、城乡一体、整体联动,继续开展34个省市县乡村振兴试点村创建,培育8个省级示范村,新增创建3个省市实绩突出村和2个整镇推进“五好”乡镇,提升打造原有4条市级示范线、新增培育2条示范线,串联山海“双走廊”,策划提升惠东红色农文旅线路,打造“红黄蓝”三条示范线。以获得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激励县为契机,谋划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实施一批连线整片提升示范项目,力促做精试点村、做美示范线、做实整镇推进,在“争优争先争效”上见精神、见实效。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qz/202302/t20230220_61127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