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嘉 宾:
汤继强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张克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任万军 四川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水稻栽培专家
2月8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在蓉举行。发布会对《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重点等进行了情况介绍,引发多方关注和热议。《行动方案》作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路线图”“施工图”,有哪些亮点?哪些关键点值得关注?邀请到有关专家解码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如何建。
谈及意义汇聚资源共建“天府粮仓”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张克俊说,正因为四川在全国农业版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意义重大。
汤继强说,四川作为自古以来的、闻名全国的天府粮仓,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基础,以及坚实良好的现实基础。从“全国一盘大棋”的角度出发,四川应该当仁不让地把农业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
同时,《行动方案》对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了作战指挥图。“《行动方案》对‘天府粮仓’的建设布局和重大任务提出了详细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落实方案,转化为我们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实际行动。”张克俊说,这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加快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步伐。同时,从整体上有利于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在张克俊看来,《行动方案》将更好地汇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到农业农村去,凝结共识,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拓宽空间差异化和协调发展并进
谈及《行动方案》有何亮点,汤继强直观感受上,就是从空间布局、农业经济的角度做了科学安排。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要按照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布局整体推进。
其中“一带”指的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汤继强说,从全省的角度来看,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发展的总牵引,在“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这样一个区域协调发展总要求下,是贴合实际和要求的。
“实际上,在成渝发展主轴方面,各地联动已经非常频繁、紧密了,包括达州、南充、遂宁、内江、自贡等地。”汤继强说,有了《行动方案》后,将加速合作步伐。他举例,比如资中、隆昌、荣昌已经在生猪科研领域有了合作,但要深入在资本、市场上的合作,还需要有政策、资源的保障,让双城经济圈这个“老四川”品牌通江达海走向海外。
布局的成都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川西北高原“五区”,根据气候、地形、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明确各自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有利于各地区农业特色差异化发展。“现在‘天府粮仓’的打造并不只限于成都平原,全省各个区域都有责任。成都平原是‘天府粮仓’的核心区,盆地丘陵是以粮为主的集中发展区,盆周山区是粮经饲统筹发展区,攀西特色高效农业优势区是‘天府第二粮仓’,潜力较大,此外还有川西北高原是农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区。”张克俊说,五大片区对打造“天府粮仓”起到不同的作用。如丘陵地区粮食产量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显然,打造“天府粮仓”丘陵地区的贡献也很重要。
拓展边界大食物观下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行动方案》的另一亮点便是拓展了“粮食”边界。其中提到,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天府粮仓’的建设不局限于粮食,《行动方案》里提到要着力构建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这与当下说的大食物观相契合。”张克俊说,这是树立大食物观的体现,可以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大食物观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一方面拓展了传统粮食边界,丰富了百姓餐桌,另一方面,也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
张克俊介绍,四川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有不少农业特色产业,如中药材、生猪、精致川茶、柑橘、蔬菜等,在《行动方案》的牵引下,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落细落实全方位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农田是粮食种植的基础。在守牢建好天府良田上,令张克俊印象深刻的还有,《行动方案》指出要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
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已历时十余年,由于时间久远、建设标准低、自然灾害损毁,部分已建工程在实际使用中难以发挥效用。“将新建与改造并驾齐驱,更符合实际情况,并逗硬考核,确保新建和提质任务落到实处。”
此外,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是既要高产,又要优质高效,是新时代需要破解的难题。任万军看了《行动方案》后倍感振奋,作为水稻栽培专家,他说,一方面,要选用高产、优质、宜机栽培兼顾的品种;另一方面,要创新构建优质丰产协同、农机农艺融合的健康群体与栽培技术。
科技引领方面,任万军说,需要聚焦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卡脖子”栽培技术创新,以及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研发,从产业链的角度解决技术难题。
人才培养方面,他认为,既要在校内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知识能力,又要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小院、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等产教协同载体,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实践中去育人,培养学生建设“天府粮仓”的综合能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3/2/10/04b1146e042c43f8a668b01bd3264ec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