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农家庭院的“院”景——有看头也有赚头

发布时间:2023-02-09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青山环抱,绿水绕村,古朴院落散布原野,鸡犬之声隔屋相闻,这是巴渝乡村寻常不过景色。庭院,是村民纳凉聚会的休闲之地,也是晒谷磨面的生产场所。

  2月3日召开的全市农业农村委主任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庭院经济,这引起了人们对如何建设乡村庭院的关注。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背景下,怎么让更多村民参与庭院的建设?又该如何确定庭院的风格?以及如何发展“庭院经济”?带着这些问题,重庆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泥巴地、青砖墙、罗马柱

一个村庄庭院风格大不相同

  2021年2月,荣昌区观胜镇实施农村庭院改造,银河村是试点村,经过动员,有12户村民提出了改造申请。

  经区里推荐,村里和蜂窝煤乡村共建团队(以下简称蜂窝煤团队)达成合作,由后者为村民改造庭院提供设计方案。蜂窝煤团队向全国81个高校和社会机构发出了“最美庭院设计大赛”的邀请,共征得了63套庭院改造设计方案。经村民现场打分,村里最终选定了“木制飘风小院”“归根”“竹林人家”等12套改造方案,这些方案均出自专业的设计师之手,体现出浓郁的巴渝民居风格。

  有现成的设计方案,而且每户还将得到3000元资金补助,面对这样的好事,银河村党支部书记郑安华本以为村民会爽快地答应立即改造庭院,但意外的是,还是有3户村民打了退堂鼓,剩下的9户也开始变得犹豫。

  “这些方案看上去很时尚,也很精致漂亮,但感觉许多东西不实用,我们使用起来也不习惯。”村民何天星说,“就拿我选的‘竹林人家’这套方案来说,设计师列出了修门套、砌红砖、建花台、修围栏、建鸡圈、搭柴棚等20多个改造项目,但除了建鸡舍、柴棚有用外,其它感觉没什么用。”

  在村干部的动员下,何天星与设计师商量删减方案,省去了他觉得无用的改造项目,最后自掏近万元才完成了庭院改造。在他的带动下,其余8户也完成了改造。

  “改造项目多,一些项目脱离实际需求,造成费用太高,这是村民反悔的主要原因。”郑安华解释说。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的推动下,绝大多数村民是愿意改造庭院的。但由于受补助资金和收入水平的限制,他们更愿意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改造方案。对管理部门来说,一方面要对当地庭院改造进行统一规划,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有资金补助,有设计师提供方案为啥还有部分村民不愿改

  巴渝乡村,农家小院应是什么风格?

  1月12日,丰都县高家镇汶溪社区三组,视野可及的几百米范围内,三种风格迥异的农村院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一种是最常见的农家小院风格,泥巴地,泥巴墙,有些简单刷了白灰,在风吹日晒后起皮掉落,看上去有些斑驳。院里没啥植物,摆放比较凌乱,角落里堆放着柴火或杂物。

  另一种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的农家小院,是传统的巴渝民居风格。里面的农房青瓦白墙,一道青砖砌成的墙围住了院落,墙头上摆放了一些花盆。

  还有一种院落呈现出明显的欧式风格,院墙上贴了瓷砖,房前竖起两根罗马柱,大门是铁制或者钢制,上面有雕花。

  记者询问得知,同一村庄,院落风格迥异,这与改造意愿、改造时间、经济状况有关。“我这屋是10多年前改的,旁边这几户都是。当时政府给了些资金,给了图纸,让我们按图改造。”住在巴渝民居风格院落的三组村民秦大秀指了指周围几栋房子,再指了指远处的院落,“那些没有改的,要么是家里没人,要么就是觉得麻烦。有罗马柱的人家,多半是挣了钱回来自己弄的,他们说城里的花园洋房就是这个样子。”

  同一个村庄的农家庭院,风格应统一起来还是大相径庭,似乎难有定论。重庆农村面积广,乡风民俗不一,村民生活习惯有差异,因而庭院的建设风格也应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相统一。譬如说,川东民居以穿斗式木构架、竹编夹泥墙、挑檐等为典型特点,而渝东南民族地区则以土家吊脚楼、侗寨鼓楼、风雨桥为特色。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一个相对集中的村落,可以考虑风格的大体统一,这可以让乡村风貌看上去更协调,更有美感,也便于今后统一规划和发展乡村旅游。

  栽花种果还是设坊开厂

“庭院经济”到底如何选择

  在庭院建设中,又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庭院经济”?

  秦大秀家的房前屋后,栽种了20多株柑橘树,除此之外,还栽种有枇杷、龙眼、梨子、桃子、柚子等多种果树。“当时就是觉得房前屋后弄些花果,既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增加收入。别看数量不算多,但这账细算还是要得。”她向记者细数:一株柑橘树一年挂果一两百斤,一株龙眼树每年挂果120斤,分别都能卖到300多元,“各种加起来,每年能收入一万元左右。”

  在武隆区羊角街道永隆村,51岁的王天鱼过去在深圳务工,前些年因为小孩读书返乡后,他便开始打理起自家的庭院来。

  “前前后后种了猪腰枣、樱桃、枇杷等,可以说从春天到秋天,基本上都有果子可以采摘。”他说。

  后来,他又在院子里搞过面条加工和豆干加工。“利润还行。”王天鱼说,以面条为例,每天最高能卖400把,利润约在1000元左右。但好景不长,有村民花了几万元购买了一台中大型面条机,一天可生产3-5吨面条,这样王天鱼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面条加工偃旗息鼓后,王天鱼又看上了豆干加工,他买来了石磨、豆腐箱、卤水箱等设备,开起了豆干加工作坊。在他的带动下,有几户农户也发展起了豆干加工作坊,但大家没有想过联合起来把产业做大做强,因而生意也没有太大起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我市乡村,“庭院经济”有多种发展模式:

  一是种植养殖模式,即种菜种瓜、种花种果、养殖鸡鸭等,这是较为普遍的传统“庭院经济”,投入成本比较低,收入也不太高。

  二是生态循环模式,通常以沼气为核心,围绕种植、畜牧、水产业等进行循环生产。

  三是加工作坊模式,即在庭院中建立小型加工厂,进行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加工。

  四是休闲产业模式,比如在庭院及其周边开办农家乐,或者提供休闲度假、乡村研学等服务,主要适合离城市较近的农户。

  发展什么样的庭院经济,这也很难有定论。种果种菜,虽然能够增加收入,但因为上不了规模,销售可能出现问题;开办加工作坊,收入较为可观,但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提供餐饮、休闲服务,如果当地没有乡村旅游作为依托,则难以为继。

  “选择何种模式,还是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应发挥引领和帮扶作用,帮助农户做好‘庭院经济’的规划和建设实施,同时做好宣传推介,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赏花采果、休闲度假,进而推动‘庭院经济’的发展。”

记者感言小庭院大讲究

  建设庭院,既可以改变乡村的风貌,也可以丰富农民的增收途径。庭院虽小,却是折射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大事。

  究竟打造什么样的庭院才能让农民满意?在记者看来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这样才能点燃他们的建设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建成既有特色又符合实际需求的庭院。比如,荣昌区观胜镇银河村的庭院怎么改,应该让村民和设计师、施工方商量着办,这样才能得到村民的支持。

  二是庭院改造要注重巴渝特色,做到“神形兼备”。以垫江沙坪镇毕桥村为例,当地在实施庭院改造时,通过政府引导,利用小青瓦、古门窗、青石板等乡土元素,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农家小院,乡愁满满。同时,把家规家训、家风故事、村庄记忆、传统民俗等元素融入庭院,让庭院成为传承乡土记忆和留住乡愁情怀的文化载体,让乡村更有内涵。

  三是把美丽庭院改造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足区智凤街道八里村在改造庭院时,引导农民从过去种花种草变为如今的发展微菜园、微果园,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一言以蔽之,建设庭院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不仅要塑形,还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这样才能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产业旺起来。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02/t20230209_115845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