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正在打造面向全国的“种业硅谷”。连江县丹阳镇有一对闽台夫妻,致力于打造“超级育种工厂”,助力福州春耕。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位于丹阳镇的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棚内,工人们正在播种、催芽、浇水,育苗床上一排排种苗绽绿吐翠,长势喜人。
“春耕要抢早。为了不耽误农民栽苗,公司按订单要求提前育种,目前春季种苗正在陆续出货。”该公司负责人郑秀玉说,目前大棚内育有大白菜、辣椒、西瓜、甜瓜、番茄等不同种苗400万棵左右。
“传统育苗的速度慢、效率低,种苗存活率不高,难以适应大规模蔬菜产业发展。”郑秀玉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引进智能育苗技术,实现“掌上育苗”。
在大棚内,遍布四处的传感器为智能育苗温室大棚加上“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网络”,将棚内细微参数变化接入农业物联网。工人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实现精准播种、调节冷暖等各项操作。
据了解,郑秀玉出生于连江蓼沿乡,丈夫张铠鑛出生于台湾花莲,两人现在扎根福州。
“一开始我们引进西瓜等优质台湾果蔬品种,通过嫁接技术对种苗进行本土化改良培育。头几年农户不看好,我们做的是亏本生意。”郑秀玉回忆说,后来西瓜丰收,曾经的“吃瓜群众”也向他们购买种苗。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公司年供种苗2300多万株,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等称号。
夫妻俩还创建“农民学校”,传授台湾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嫁接技术,累计培训农户1000多名,创造了闽台农业合作的典范。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fz/202302/t20230206_610344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