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银家庭农场位于水城县蟠龙镇百车河社区沙坡九组,农场创办于2015年,农场主晏庭银是一位爱学习、肯吃苦、善专研的本地村民,他和爱人朱祥艳,坚持用科学有机方式种植红心猕猴桃15亩,2021年农场实现亩产红心猕猴桃3700斤,年收入达40万元,猕猴桃成了“致富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场先后被评为贵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贵州最美猕猴桃园、六盘水猕猴桃单产王、水城县最美果园,农场主晏庭银也从猕猴桃种植的“门外汉”变成了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的“土专家”,先后获得六盘水市劳动模范、六盘水市十佳种植能手等荣誉称号。
一、因地制宜,特色种植。2011年以前,农场主晏庭银在一直在深圳的一家五金厂打工,凭借他爱学习、善专研、肯吃苦的性格,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工人做到了工厂的管理层。随着家里老人逐渐老迈,孩子长大需要入学,晏庭银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几经挣扎,2011年,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直到2015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六盘水市已经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是我国重要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是业内认定的全球高品质猕猴桃最佳产区之一,六盘水市将猕猴桃作为当地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来重点打造。晏庭银家所在的蟠龙镇是当地打造的猕猴桃产业带上的重要区域,这让晏庭银看到发展的希望。找准了机会,晏庭银果断将存款和自家所有的承包地全部投入到猕猴桃基地的建设中,并流转了十亩土地,成立了庭银家庭农场,全部种上了红心猕猴桃。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他,觉得他太冲动了,晏庭银没有过多地理会大家的议论声,拉着他的妻子一起专心研究起了他们的猕猴桃事业。
二、科技驱动,绿色发展。在深圳打工多年的农场主晏庭银深谙不管干什么事业,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成功。他报名参加了六盘水市首届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学习标准化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积极申请当地的猕猴桃管委会选派技术人员到农场驻地指导,并主动邀请中科院、贵州大学等知名专家赴农场开展培训,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农场按照“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技术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奋斗,结合实际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农场的生产管理措施。一是坚持合理负载。每年春季疏蕾、疏花、疏果季节,为了做到合理负载,每株树疏掉三分之二的果,保留200个生长健壮的果,既保证每年每株产量18kg左右,又让树体健康生长,做到产果与树体生长相平衡。二是做到精心呵护。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每一个猕猴桃果实,自猕猴桃开花到采果结束,做到每一朵花人工授粉,提高授粉成功率,增加果实重量;做到每一个果实套袋,防控病、虫对果实伤害,保证果实内在品质及外观品质统一。三是实施绿色生产。在发展过程中,农场坚持科学管理、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田间管理,始终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从不使用除草剂,坚持人工锄草及以草控草相结合,采取杀虫灯、杀虫板等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做到病虫草绿色防控。用有机肥和农家肥代替化肥,按照猕猴桃树体生长发育物候期及需肥规律,做到少量多餐、高效利用、按需施肥,每年施农家肥5-6次,冬季每株施用40kg生物有机肥,保证猕猴桃树体能产果、产好果、长产果。四是做好防灾减灾。农场结合自身产业实际和当地气候特点,在果园里建设了灌溉水池和管理房,安装了防雹网,提升农场的防旱防雹能力,有效的降低了倒春寒、冰雹等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五是严格品质管控。为了保证出地的猕猴桃质量和口感,农场规定糖度低于7.0绝不早采下树,单果重低于70克的猕猴桃绝不售卖。生态有机的种植技术,严格的品质管理,使得农场的亩产红心猕猴桃达到3700斤,平均售价长年保持15元每斤的高价,高出其他同类产品一倍以上,实现了优质优价。六是适度规模经营。庭银家庭农场除了在冬季集中施肥和春季授粉时,受时节限制少量短期雇工外,其余阶段主要劳动力为农场主夫妻二人,父母和子女在猕猴桃套袋和销售季节阶段性参与劳动经营。农场认真分析了自然条件和产业特点以及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并定期分析收入支出明细账目,不盲目贪大求全,最适种植规模稳定在15亩左右。农场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资源,降低了用工和管理成本,保证了农场猕猴桃的品质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场几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双线销售,丰产丰收。庭银家庭农场不断创新经营思路,依托“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将农场的红心猕猴桃销往全国各地。农场每年都参加当地举办的猕猴桃节,同时在线上预销售猕猴桃,农场生产的红心猕猴桃凭借优异的品质,成为了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中国邮政在农场专门设立了快递点,并提供猕猴桃专用包装箱,保证农场的猕猴桃当天采摘下来,当天就能发放全国各地,二至三天之内必达。每年农场猕猴桃丰收季节,进出农场的车辆络绎不绝,全部是前来农场采摘购买猕猴桃的消费者,农场每天线下的营业额都近万元。短短几年内,农场就积累了一大批忠实客户源,每年产多少,客户就要多少,根本不用出基地,通过线上和线下,猕猴桃就销售一空了,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两开花。
四、带动发展,回馈社会。发展不忘带乡亲。庭银家庭农场的成功,带动了周边农户纷纷种植起了猕猴桃,农场主晏庭银没有忘记农场发展过程中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支持,以及无数乡亲的热情帮助,闲暇之际,主动到其他农户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利用所学技术、栽培经验教他们做好修枝整形、水肥管理等,积极带动大家发展猕猴桃产业,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效果。渐渐地,邻近的阿戛镇和蟠龙镇的果农都来请教他,经常请他到地里指导,乐于助人的他也从来不推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乡亲们的果园,不懂的东西他会电话请教县管委会的技术员,在经过认真分析后,总会给乡亲们拿出一个靠谱的建议,乡亲们的果园也在晏庭银的指导下标准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农场带动周边农户60余户,技术指导131户,其中贫困户21户,指导果园面积超过1.5万亩。2021年凡是发展有猕猴桃产业的农户,每户收入都增加了2万至10万元不等。因此,乡亲们都特别感激他,并送了晏庭银一个“乡村业余技术员”的外号。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syqt/nyzcyggdy/202301/t20230131_780475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