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投资 > 正文

珠海斗门擦亮“白蕉海鲈”品牌 为乡村振兴增添鲜味

发布时间:2023-02-06     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在珠海市斗门区,有一个“海鲈之乡”——白蕉镇。当地渔民利用斗门区独特的咸淡水地带,养出了肥美的海鲈鱼,让白蕉海鲈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日,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顺安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斗门区海鲈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1600多户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经初步统计,斗门区海鲈养殖面积2022年预计达3.9万亩,产量15.6万吨、产值32亿元。

  1129206524_16709795963571n.jpeg

  渔民抓捕白蕉海鲈。新华网发(珠海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乡村振兴的“希望鱼”

  20世纪80年代末,斗门便开始有养殖户捕捞野生鱼苗进行人工养殖,以白蕉镇为主的海鲈养殖区逐渐发展壮大。2019年,广东省海鲈协会成立,“白蕉海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白蕉海鲈”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一条鱼,是如何让老百姓吃上“产业饭”的?黄顺安介绍,珠海市斗门区打通从种苗繁育、水产收购到冷链加工、物流配送、产品溯源等环节,构建白蕉海鲈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珠海市、斗门区两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建设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配套550亩建设用地,引入20亿元打造强竞供应链、国际鲜活水产品加工贸易中心、绿兴冷链物流中心、诚丰优品产业园4个水产加工物流园,建设36万平方米水产品深加工厂房,配备冷藏运输车,拥有18万吨冷库储存量、40万吨年水产加工能力,实现水产品活体运输存活率达97%。

  1129206524_16709795964111n.jpeg

  鲜活的白蕉海鲈活蹦乱跳。新华网发(珠海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推动海鲈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施“标准化”良种繁育。斗门区联合南海水产研究院、通威集团等21家高校及企业,创建广东省海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在引导规模化养殖经营方面,斗门区出台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系列政策,培育强竞农业、之山水产等水产龙头企业7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粤港澳“菜篮子”生产基地8个。同时打造全区农情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加强对气候、土壤、水质及病虫害等检测预警,对养殖过程全面信息化监管。

  以节庆造品牌

  2022年9月,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珠海市斗门区举行,其中白蕉海鲈撑起中华八大菜系的“色”“香”“味”“形”,风味各有千秋,吸引不少游客来品尝。

  随着节庆经济效益渐显,这条鱼将乘“年鱼经济”之风登上新的舞台。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将于珠海市斗门区举办。如今,斗门白蕉海鲈经历了从“散装散卖”向“高端品牌”转型升级的“蝶变”。在此过程中,斗门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苗种繁育体系以及鼓励扶持流通企业等方面进行规划,实行严格的规范标准,责任到人,追根溯源。

  如何持续擦亮“白蕉海鲈”品牌?黄顺安介绍,斗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实现海鲈产业从养殖、出塘、储运、销售全链条可追溯,让消费者吃到正宗的白蕉海鲈,维护食品安全及品牌价值。按照“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推介、统一营销”思路,扶持农业企业以“公司+基地+专营店”模式,开设海鲈专营店69家,形成覆盖16个省会城市的立体营销网络。

  “接下来,珠海市、斗门区两级农业部门将在白蕉海鲈苗种、饲料、渔药、流通、加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狠抓标准关,提升科技力量,通过规范养殖、标准养殖、科技养殖提质增效,打造白蕉海鲈精品品牌。”黄顺安说。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zfjy/content/post_40658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