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春光灿烂。在荣昌区河包镇的红薯、辣椒育种基地里,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河包镇辖区面积71平方公里,新一轮脱贫攻坚开始之初,全镇有核桃村、黄檀村两个市级贫困村,贫困人口有854户2708名,是荣昌所有乡镇中最多的。
面对基础条件差、产业空心化、村民发展动力不强的现状,河包镇党委开始寻找脱贫之策。事实上,河包镇的粉条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素有“粉条之乡”的美誉,产品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然而,这两个贫困村并未与粉条产业“挂钩”。
河包镇党委书记黎源说,那时,河包镇每年出产粉条5万余吨,相应也需要红薯淀粉5万余吨,但当地只能供应3000吨左右。巨大的原料“缺口”全靠在外购买。
经过反复商议讨论,河包镇党委决定将当地粉条产业从二产向一产延伸,发动群众种植红薯。
随后,河包镇党委进一步把做强粉条产业作为脱贫增收抓手,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镇发展起高淀粉红薯2万余亩,带动2000余名贫困户参与种植。
村民将红薯加工成淀粉后,由当地粉条加工企业负责收购。收购价根据每年的市场行情、种植成本核算后制定。在此期间,为确保村民收益,河包镇党委还要求当地粉条协会对收购价格的制定进行监督。
此外,围绕粉条产业配料供应,河包镇还发动农户种植辣椒5000亩、花椒1200亩,用来做酸辣粉、火锅粉等食品加工。
截至目前,河包镇已新培育发展粉条生产企业18家、专业合作社46家,创建扶贫车间2个,粉条产业产值达到7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00元增长到2020年的11500余元。
家住核桃村的脱贫户杨树林就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此前,杨树林一家欠了一屁股账。随着粉条产业的发展,其妻去了粉条加工厂务工,他也种植了5亩辣椒。这两年行情好,两人年收入能达到7万元左右。
黎源说,接下来,镇党委将着力推动粉条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粉条产业园的建设,助力产业向智能化、标准化升级;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粉条文化,通过粉条加工技艺展示、体验,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3/t20210324_902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