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谷东高村镇,村村都有叫得响的特色农作物。今年,镇里一口气儿申请了7个博士农场,为“小而美”的农业注入新能量。
走京平高速驾车出城,40分钟就能抵达东高村镇。上周的一个清晨,记者跟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专家张宝海和北京农职学院园艺系主任李志强,一起来到了赵庄户村博士农场。
大棚里空气湿润,果香馥郁,西红柿品种超过10个。“原味1号”已经长了四穗,果实泛出淡红,“小丸子”则如青色玛瑙珠。“我刚发现有一株叶芽变色了,二位专家帮忙看看,是不是上病了。”大棚的主人张海友一点儿不见外,拉着专家问个不停。西红柿品种不同,管理方式也略有差异,不论是水肥、温度控制还是病虫害管理,专家都一一解答。
这次来村里,专家还带来了“礼物”——新研发的穴盘苗韭菜。“韭菜出苗期最难熬,刚长出来像线一样细,争养分有时争不过杂草,难管护。”张宝海解释,他们送来的穴盘苗韭菜已经度过了出苗期,可以直接套种在林下,春节前正好能上市。
东高村镇是蔬菜种植大镇,蔬菜种植面积逾9000亩。“近些年,我们加快设施农业的升级改造,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带动村集体增收。”东高村镇党委书记崔荩说,如今,大旺务豆角、赵家务大葱、赵庄户西红柿、南宅庄户欧李等,都成为东高村镇的特色农业品牌。
今年,平谷区启动了博士农场建设,以博士团队为创建主体,以科研创新与生产经营为主攻方向,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科创和智慧力量。东高村镇与北京农学院、中国农大、市农林科学院等5家单位合作创建了7个博士农场,涉及大葱、芍药、大豆等多个领域。短短数月,由中科院院士钱前选育的“平谷荞麦1号”试种成功。赵家务的甜葱首次尝试“线播”,这种播种技术既节省人工,又保证了葱苗的质量。
借博士农场建设,蔬菜大镇今年还种上了花。东高村镇有不少平原造林地块,中科院博士彭丽平今春来到了这里,操持起50亩林下花田。“芍药鲜切花近几年很火。它耐旱,哪怕在郁闭度较高的林子里也能开花。”彭丽平说,上个月,50亩试验田里刚刚栽下逾百个芍药品种,她还手把手教林场工人养护和采收技巧。
博士们还将在东高村的花田探索芍药全株利用。比如收集花瓣制作精油;将枝叶制成含天然抗生素的饲料。此外,还针对不同品种的芍药研发保鲜剂。
除了农业,东高村镇域内还坐落着渔阳滑雪场,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弦乐生产基地。“我们将把现代农业和文旅结合,打造‘春有百花,夏赏音乐,秋采硕果,冬戏冰雪’的四季特色体验游。”崔荩说,随着博士农场的建设,城里人来东高村镇不但能采摘,还能享受到农业科普、儿童游乐等丰富的休闲旅游体验。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598933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