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林芝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宽阔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门巴风格建筑、各式各样的店铺、往来不断的车辆和行人……一个新型现代化小镇便呈现在眼前。
“更章门巴民族乡小镇从2018年开工建设,建成之后道路加宽了,房子‘穿衣戴帽’,不仅外观更漂亮了,基础性的附属设施也进一步完善了。建成之后,外来的商户也逐渐增多,给群众带来了更多就业增收的机会。”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党委书记胡猛介绍说。
近几年来,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通过招商引资、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等措施,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包括水果、木耳、羊肚菌种植,藏猪、藏鸡养殖及民俗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门仲村
门仲村是个搬迁村。面对搬迁村底子薄的状况,为了切实让门仲村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近年来,林芝市各级党委政府结合群众意愿,积极帮助群众寻找适合发展、增收致富的门路。
2019年12月31日,门仲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此,门仲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挖掘门巴族特色文化。门仲村党支部书记旺扎说:“在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全村上下努力打造门巴特色旅游村,如今,村里修建起了演艺中心,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村民吃上了文化旅游饭。”
“庭院改造是今年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项目,每家每户都在做。我们家这个庭院是今年开始修的,昨天刚修完,明年得再种些花。”旺扎说。从今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门仲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工。这个项目的建成,不仅会让门仲村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还将为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良好基础。
胡猛和旺扎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更章门巴民族乡便引导门仲村群众以挖掘门巴民族文化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为出发点,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开发经营模式,带领群众逐步走上了旅游发展致富的路子。随着系列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门仲村未来的乡村振兴路会越走越宽。
更章村
更章村的仿野生黑木耳种植基地,眼下已经完成了今年的最后一次木耳采摘。胡猛介绍说:“这个基地有37亩,今年这里面的5亩地试种了木耳,收成很不错。剩下的32亩,这几天要开始种植羊肚菌。”
近两年来,更章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兴村富民”目标,坚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为抓手,不断拓宽发展思路,研究发展对策,在原有种植项目的基础上,又推进实施了50亩脆李种植和37亩林下木耳羊肚菌种植项目。新项目的落地见效,让群众在短时间内就尝到了甜头,也进一步坚定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
在更章村旁,大棚改造项目正在紧张进行,另一边,村里的垂钓农家乐项目用地已经规划好了,明年年初将动工实施。可以预见,明年的更章村又会是一番新景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这几年更章乡的重点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乡党委立足全乡6个行政村特色,抢抓机遇,以优先发展国道沿线旅游和招商引资为着力点,持续加大力度做好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增强产业项目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近年来,更章乡共发展产业项目16个,包括木耳等林下资源的种植,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效益,惠及了全乡1400余人,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与此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企业落户等方式,也带动了群众增收。企业落户之后,群众通过就地就便原则务工,不离乡不离土,又能增加群众的收入。”胡猛说。
白玛店村
位于更章门巴民族乡白玛店村的巴宜区现代农业观光园内,几十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大棚内,品种多样的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园区的技术工人在不停忙碌着,村民益西措姆便是其中一位。
巴宜区现代农业观光园落户白玛店村后,让益西措姆看到了机遇。2019年,她成为了园区的一名技术工人。通过园区技术人员的指导帮扶和自身的努力,如今,益西措姆不仅学会了很多果蔬种植管理技术,还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现在,她负责管理观光园内的4个大棚。在更章乡,像益西措姆这样因企业落地而受益的群众还有很多。
群众在家门口吃产业饭、赚产业钱,这也成为了这几年更章门巴民族乡乡村振兴进程中最喜人的变化。
远处的山峰已白雪皑皑,但更章门巴民族乡依旧暖意洋洋。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奋力绘就中。(记者:刘春娟 张财凌 谢筱纯 张猛)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212/t20221214_3331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