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函〔2022〕773号
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乡村振兴局、文物局: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数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智慧和经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发扬光大农耕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我省有关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孕育巴蜀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古蜀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决定了四川各民族历史的进程,今天仍然渗透在乡村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既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更是共同的乡愁基因和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传统农耕文化正面临中断和消亡。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传承发展农耕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大力推动农耕文化繁荣兴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助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
二、重点方向
(一)传承和谐天成的农耕思想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传统品种资源保护,加强传统品种的收集和改良,强化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打造成为传统品种的活态保护区。加大优势传统品种的产业开发力度,加强功能性食品研发,延伸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系统总结和深入挖掘精耕细作、循环利用、物种保护的传统农业技术,与先进适用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节水灌溉、轮作休耕、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绿色技术,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高技术使用的轻简性和智能化。弘扬传统农业中用养结合、良性循环的生态理念,运用现代生态工程和生态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二)保护山水田园的乡村生态
引导农村民居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生态气候,形成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有机空间,注重农房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一体,房前屋后花果飘香、鸡犬之声相闻。在乡村规划中保留乡村风貌,在景观设计、建筑形式上注重乡土文化元素植入,从设计风格、空间布局、色彩搭配上尊重乡村机理。在乡村建设中融入乡土味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要在“微改造”上下功夫,配套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既让乡村展现田园风光,又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继承传统农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形成不同主体、不同范围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体系。
(三)建设守望相助的乡风民风
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精神实质,传承和谐共生、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思想理念,培育文明乡风,抵制封建迷信等错误和腐朽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农民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继承勤劳善良、艰苦奋斗、朴实敦厚的精神品格,培育淳朴民风,遏制农村黄赌毒、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弘扬兄友弟恭、勤俭持家、忠孝两全的优良传统,培育良好家风,抑制人情冷漠、奢侈浪费、孝道式微的不良风气。加强优秀农耕文化研究阐发与展示传播,支持天府农耕文明博物馆等农耕主题展馆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传播巴蜀农耕文明,推动四川农业文明史进大学。建设乡愁记忆载体,支持建立乡村农耕博物馆。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村史馆或者在村文化室、文化礼堂增设村史展示区域,挖掘和梳理本村的历史、习俗、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推进村落共同记忆的回归。
(四)发扬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推动耕读精神更多成为农村家庭的家规家训,用以勉励子孙后代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引导形成“耕”不仅能谋生,还可以从中体悟道与德;“读”不仅能学习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精神修养的思想观念,传递古人对知和行、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探索,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紧密联系。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耕读传统持续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对农村人口通过耕读与现代城市文明相互交融流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
(五)发挥以文化人的治理功效
推动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应时守则、出入相友、父慈子孝、敬老爱亲、吃苦耐劳等精神品格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现代版“村规民约”,经过村民议事会、村民大会充分讨论后加以固化,利用农村大喇叭、标语、手机推送等形式扩大宣传,将其内化为价值准则,外化为行为规范。弘扬互帮互助、同舟共济、以诚相见的村社伦理,发挥乡村熟人社会特征,有效规避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道德风险。注重培育新乡贤,把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乡村能人等纳入新乡贤队伍,持续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使其成为乡村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和农耕文化的传承者。
(六)保护农耕记忆的物质精髓
持续抓好全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推动已认定的8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加大核心要素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发展,形成更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支持申报更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强四川农业遗产影响力。继续加强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发展工作,发掘和运用其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遴选一批有群众基础、带动能力强、产业开发潜力大的农村传统手工艺进行重点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企业、院所等在农村设立传统技艺工作站,发挥传统手工艺在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作用。继续开展“农村手工艺大师”评选,推动更多农村手工艺大师成为“大国农匠”。
(七)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通过农耕文化的繁荣,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好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体育活动,挖掘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传统节庆仪式,融入农民丰收节,破解庆祝形式单一、老百姓参与性不强等问题,使农民丰收节成为展示和传承农耕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创新制度和政策,自上而下开展“文化下乡”的同时,支持引导农民群众自建文化队伍,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活动。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各类文化机构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转化,创作出更多农民群众喜爱的农耕文化作品。
(八)建立农民主体的弘扬路径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要走依靠广大农民、为了广大农民的群众路线,让农民群众切实分享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成果。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投入,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在保护和合理改造中提高农民居住的舒适性。建立农耕文化遗产利用的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农耕文化遗产所有权入股,进行商业开发时要尊重农民意愿,项目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当地农民。推动农耕文化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建设以农民为主体的集农事体验、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园。
三、推进机制
(一)摸清家底,因地制宜。各地要深入挖掘、提炼、总结本地农耕文化显著特征,整理本地农耕文化资源要素,确保家底清、底数明。根据本地资源要素和社会发育状况,错位开展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找到适宜本地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突出特色,竞相发展。
(二)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各级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切实担当起保护发展传统农耕文化的责任,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农村文化工作本领,善于研究、善于发掘、善于保护、善于弘扬。党委宣传部门要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把农耕文化保护发展作为重要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在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注重体现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文物部门要做好农耕文化相关文物的保护、展示、研究、利用。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同,共同推进农耕文化保护发展。
(三)五级联动,常抓不懈。农业农村厅、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文物局联合抓好农耕文化保护发展的面上指导,总结各地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农耕文化保护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市(州)有关部门要挖掘提炼本地农耕文化特征和资源要素,指导县(市、区)加强保护发展。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承担起本地农耕文化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县域内农耕文化保护发展。乡(镇)落实属地责任,做好基础工作,支持和指导村开展好保护发展工作。村(农村社区)要注重发挥农耕文化保护发展前沿阵地和最小单元作用,开展接地气、惠民生、有活力、与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保护发展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接续用力推动农耕文化保护发展。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
四川省文物局
2022年12月28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65/2022/12/30/bf7b1ad54c36472282cd687b7f5d2ff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