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菏泽市定陶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粮食安全观,全力破解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难题,探索出一条具有定陶特色的“保姆式”物业化管护新模式,真正实现农田灌溉设施“有人建,有人管”,有效保障农田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先进经验先后被《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早安山东》《山东三农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栏目宣传报道。
一、精准化划分责任,下好建后管护“先手棋”。坚持责任导向,找准工作靶点,全方位构筑区镇村三级建后管护责任体系,按照“区负总责、镇街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的原则,制定出台了《菏泽市定陶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管办法》,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在项目验收后,区级将工程及时移交镇街,并签订管护责任书,镇街将工程量化到村,纳入“三资”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村级作为管护责任主体成立用水者协会,建立“井长制”“路长制”“桥长制”,具体负责项目建后日常管护,做到了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切实强化了镇村两级管护责任。
二、市场化筹措资金,形成建后管护“活力源”。严格执行发改部门收费标准,按照“以电折水”收费方式,面向社会引进专业化管理运维公司,实行高标准农田建后“闭环式”管护。在引进第三方运维公司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召开镇级座谈会、群众大会,向村民公示收费标准,由村级委托镇街引进第三方运维公司,镇政府代表本村对外签订相关维护托管协议,实现了专业人办专业事,大大提升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水平。目前,自2019年以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已有17万亩实现物业化管护,占比达到90%以上,受益群众达16万余人,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和收取物业化管护服务费200余万元,有效破解了“有心管、无力管”“有钱建、无钱管”等管护不到位问题,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
三、人性化贴心服务,做好建后管护“新管家”。采取“公司+运维部+村级管理员”三级运营模式,按照每度电1.6元收费标准,引进菏泽市水务集团,与镇村签订物业化管护协议,结合当地群众种植习惯、灌溉习惯,因地制宜制定管护方案,成立区级运维部,设立热线电话,在当地遴选村级管理员,全天候负责现场解决群众诉求,实现了24小时内完成问题办结,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保姆式”管护服务。同时,建立基础数据库,确保每块地、每眼井、每套设施划分合理、责任明确、管理到位。目前,建立了90人的专业化管护队伍,开展技术培训1800余人次,管护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更换水泵等设施180台,维修出水口353个、管道漏水点121处,问题办结率达到100%,节省群众灌溉人工成本100余万元,杜绝了用电等安全隐患,提高有效灌溉用水系数10个百分点,有效保障群众的灌溉需求,夯实粮食生产安全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211/t20221108_41243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