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南川:乡村技能培训 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发布时间:2022-11-10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经过培训,50岁的庞先贵从一名家庭主妇变成一家餐馆老板;两个月的家政培训,让技能匮乏的王玉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近年来,在南川像庞先贵、王玉明这样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的故事还有很多。

  11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在南川采访了解到,当地立足乡村实际和农民需求,通过实施“乡村技能培训计划”,开展新职农培育、巧媳妇推广和电商带头人等三项技能培训,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厚植沃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前段时间雨水较多,树上的晚熟脆桃还有点泛青,但该区兴隆镇金花村八组石关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仍然有游客前来观赏。45岁的陈玉芬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自从今年6月他们推出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后,“回头客”越来越多。

  从只知道种植单一的疏果,到现在搞起复合种植,还引入了山羊、清水鱼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这是陈玉芬参加培训后,在经营思路上的转变。

  乡村振兴,人才是支撑。如何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其更有信心,近年来南川通过实施“乡村技能培训计划”,对青年农民进行培训,将培训对象进一步聚焦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分类型、分层次,结合市场和农民需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说,围绕粮油、果蔬、茶叶、中药材、方竹笋、水产、畜禽、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该区对农民开设了农业产业技能培训,实现课堂培训、现场教学、拓展教学、移动教学结合,做到培训按需施教、因材施教。

  截至今年9月底,南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覆盖34个乡镇(街道),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20余个、实训基地30个,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数千人。

  打造品牌,让留守妇女撑起半边天

  南城街道官邸村二组村民杨利容,3年前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丈夫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变化要从“巧媳妇”培训说起。

  早年间,杨利容和丈夫吴雨红在成都打工。2011年返乡回来后,种植了10多亩蔬菜,由于销售渠道单一加上灾害影响,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孩子读书、老人看病、生活开支都成问题。”提起之前的生活,今年46岁的杨大姐直摇头。

  2019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杨大姐报名参加了“南川巧媳妇”培训,学会了烹饪技术。“培训不但没花钱,还有差旅补贴。”杨大姐说,老师除了传授农家菜的制作烹饪外,还讲解如何管理、经营农家乐。

  结业后,厨艺精湛的杨大姐很快成为村里红白事的“掌勺人”,而丈夫也做了一名乡村鼓手,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家里日子慢慢好起来。

  南川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该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加入的原则,通过“南川巧媳妇”技能培训活动,让农村妇女拥有一技之长,并鼓励和支持她们结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就业创业。

  如今,该区累计培训“南川巧媳妇”上万人次,每年新增技能型人才3000余人,初步形成农家乐“巧媳妇”、电商“巧媳妇”、月嫂“巧媳妇”等品牌,帮助更多的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搭建平台,培养电商带头人助农增收

  前不久,河图镇骑坪村二组村民李光中以5元一斤的价格,将70多斤板栗卖给了重庆红曼农业公司(以下简称“红曼农业”)。老李说,今年能够增收,红曼农业负责人魏先曼功不可没。

  骑坪村有种植板栗的传统,家家户户以板栗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缺乏销售渠道,一直卖不起价,甚至有时还烂在树上。

  为解决板栗销路问题,区里邀请魏先曼在当地发展产业后,让她多次参加区里组织的电商知识培训,交流、学习销售运营。2019年,红曼农业整合淘乡村、京东•中国特产南川馆等电商平台为村里的板栗叫卖吆喝。

  “距板栗成熟一个月前,我们就在几个平台启动预售。”魏先曼说,今年,共接到20万余斤的订单。

  “电商带头人让养在深闺的农产品卖向了全国,带动了增收。”南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开展各类电商知识培训近百场,培训农村电商带头人千余人,实现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近千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11/t20221109_112779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