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别称姑苏,自古便以美丽、富庶著称,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的美,已不止小桥流水的清丽婉约,园林、刺绣、昆曲的精致美妙,更有城乡空间优化、产业蓬勃兴旺、人民生活幸福的生动风貌和景象。
今天的苏州经济又有多强?它以占全国0.09%的土地面积和0.77%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2%的地区生产总值、1.2%的财政收入和6.5%的货物进出口额;2021年苏州经济总量超2.2万亿元,工业规模超4万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城镇化率达81.9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5∶1。
在不少地方,农业发展往往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呈负相关。那么,对于经济大市、工业大市苏州而言,农业还要不要发展,由谁来发展,又怎么发展?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苏州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起源地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战略地位不动摇,农业承载的供给、生态、文化、富民等功能不断增强。迈上新征程,苏州要进一步保护好、发展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苏州贡献。这既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政治担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足农业“四大功能”深刻认识“为何种地”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对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苏州市委、市政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爱军说,苏州实际服务人口规模约1600万,要维持经济社会安全有序运转,离不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苏州开发强度大、人均耕地少,内培外联稳住保供基本盘,打好粮食安全风险防控主动仗,在任何时候都是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松懈。
长期以来,苏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的粮食安全责任制,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美丽生态牧场“三高一美”建设全覆盖,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保供水平。近十年来,苏州粮食单产水平从亩均约480公斤增长到峰值495公斤。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6.06万亩、总产18亿斤,今年夏粮播种面积、总产创近5年最高水平,增幅全省第一。
在多种粮、种好粮的基础上,苏州统筹域内域外粮食仓储布局,10年间原粮储备规模从46.5万吨增加至64.5万吨,增长38.7%。眼下,全市正按照未来1700万人口规模储备4个月原粮的标准,持续提升域内仓储能力。同时,积极与盐城、宿迁等粮食主产区合作,在域外建设40万吨粮食仓容设施,开展精深加工,搭建苏州销售市场,为主产区“好米好面”寻找“好出路”,共同守护粮食安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被称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境内有2.4万多条河道,绝大部分在乡村,它们与农田、森林、草地、湿地一起,构成了苏州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苏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让“可持续”成为美丽苏州最坚定的追求。
加强以农业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苏州从未停步。早在2014年,苏州就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条例。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10.8亿元,催生出1060条生态美丽河湖、69个市级“特色精品乡村”、5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等,串联起苏州全域旅游一条条热门路线。
作为江南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在2021年推出了“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建设高水平人文之城。农业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拥有两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等众多传统农耕系统,对江南文化的兴盛产生了深远影响。
得益于农业文化的系统传承,苏州已经启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重点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科技价值实施“五大行动”,助推苏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
农业的富民功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2021年,苏州农业土地亩均产出率达1.45万元,农业经营性收入约占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随着农业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苏州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正迅速拓展。阳澄湖大闸蟹被称为“蟹中之冠”,近年来“链动”旅游、度假、餐饮、物流等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实现年综合收入超350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目前,苏州已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17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9.4%,每个特色产业背后都形成了一条富民增收产业链,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2021年,全市村均可支配收入11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万元,是全国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
激发农业主体“三新动能”着力破解“谁来种地”的社会难题
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持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的空间在变小,“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苏州是全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典型,在破解“谁来种地”问题上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基本建立起与本地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普遍较高,且拥有稳定的、高素质的现代职业农民队伍。苏州以建设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目标,在培养和集聚新农人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从2010年起,苏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委培工程”,分层次、分专业招录了1564名定向委培生。与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成人学历教育,通过7家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和31家实训基地,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万人次以上。累计向3077名符合社保补贴政策的高素质农民发放补贴4488.4万元。
乡土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苏州专门出台“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获评人员每人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项目培养资助。2021年,50名新获评的乡土人才获得财政支持项目45个、资金562.5万元。截至目前,45个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涉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5个,建立技术示范区、辐射区8个。
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的姚娇寅,今年9月底刚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7年前,她从国外辞职回乡钻研大闸蟹养殖技术,并结合传统典籍开发出“团脐”醉蟹,一举走红市场,2021年姚娇寅的系列蟹产品总销售额超过500万元。“我要在重塑大闸蟹文化价值中寻求个人事业发展,并带动村里的大闸蟹产业再升级!”姚娇寅说。
像姚娇寅这样的高知新农人在苏州不在少数。有经营、服务7200多亩农田,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300多万元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朱赟德;有潜心攻克土壤洗盐改良,把荒地改造成年收益达1000万元农场的农场主董卫华;有立志解决国内锦鲤优质原种匮乏问题,打响“中国锦鲤”品牌的德国“海归”钟艺……
在苏州的农业经营体系中,“新农人”是主角、“新组织”是主力、“新服务”是主流。苏州针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农业“新组织”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规模种养户常年保持在1.1万户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2584家,农民参加合作社比重达91%;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7家,年销售收入1603亿元,带动农户270余万户。
为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苏州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链主”和骨干主体,引导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向农业服务业延伸,通过“农资+”“科技+”“互联网+”等方式,构建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产业链式解决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需求。
吴江区平望丰礼“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每年服务粮食种植面积超1万亩,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机化发展水平。苏州大域无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一村一机”无人机共享模式,依托本地“飞手”提供服务,每亩地服务成本从10元降至6-8元甚至4-5元,帮助经营主体节本增收。
把握现代农业“两大趋势”积极探索“如何种地”的实践路径
从农业1.0到4.0,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之后,正逐步迈向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智能农业新时代,无论从产业形态还是功能角度来看,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科学把握农业发展新趋势,苏州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在提升农业科技量与拓展农业产业链方面双向发力,形成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全市已打造‘无人农场’示范基地9个、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5个,农业物联网面积14.95万亩,农业信息化覆盖率71.4%……”谈起苏州主动投入数字化浪潮、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向更高领域迈进的成果,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陆增根如数家珍。
吴江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从2020年开始启动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示范基地核心面积500亩。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农场已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以及可视化大田管理。“下一步我们要实现粮仓烘干、碾米和包装全程无人化,形成操作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无人农场’发展模式!”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做优做强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是趋势。苏州在推进传统农业、精深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多元深度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注重生态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三提升。
水稻秸秆发酵成饲料,饲料喂羊,羊粪处理成生物肥料回田。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依托科技支撑,5年来倾心打造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四个一”农牧循环产业链,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村年产稻麦超2000吨、羊肉250吨、有机肥3000吨,每年节省化肥用量30%,实现了生态富民和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
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重点瞄准优质大米的市场化、品牌化运作,与苏州农科院、“中华老字号”王四酒家合作,研发低谷蛋白等功能型大米和米酒、米露、米糊等大米衍生产品。2021年“坞坵大米”销售收入超50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1927万元。
苏州的乡村,不止产业兴、业态丰,景色也美不胜收,这是苏州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环境打造的基础上,创新实践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体现。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中金说,乡村振兴不是一个村、少数村的振兴,而应该是整个乡村的全面振兴。苏州深挖片区农文旅资源,精准提炼主题特色,在片区中统筹村庄布局、功能定位,推动乡村从“分散建设”走向“集聚提升”,实现“1+1>2”的联动发展效应。
澄湖位于吴江区、吴中区和昆山市交界地带,连接周庄、锦溪、同里、甪直四大古镇。作为苏州“四角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澄湖片区尽显江南水乡特色风貌。目前,苏州正在全力推动实施澄湖地区协同发展,涉及339平方公里、58个行政村、406个自然村,立足澄湖地区深厚的生态基底,叠加农业、文化、旅游功能,将澄湖地区打造为生态价值转换先行区、农文旅联动发展示范区、市域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
按照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苏州已累计培育打造9个市级特色精品示范区、70个特色康居示范区。环澄湖片区、环阳澄湖片区、长江沿线、太湖沿线“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昆太交界区域生态农旅示范区等也正加速建设中。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苏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推动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争先发展,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农业“三问”时代答卷。可以想见,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己任的苏州,必将继续书写出新时代鱼米之乡农业强市建设更加壮丽的篇章!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211/t20221107_86213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