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潜叶蛾又名番茄麦蛾、番茄潜麦蛾、南美番茄潜叶蛾,属鳞翅目麦蛾科,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现已入侵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番茄生产危害较重,成为世界性番茄重要害虫,对全球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2017年,番茄潜叶蛾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2021年,我区平罗、永宁、青铜峡、沙坡头、原州等地发现番茄潜叶蛾, 2022年全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县区危害严重,对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减轻其对生产的危害,现提出番茄潜叶蛾防治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一、形态特征
番茄潜叶蛾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卵为椭圆形或近圆柱形,长约0.4毫米,乳白色或淡黄色,近孵化时为黑褐色。幼虫共有4个龄期,初孵化的幼虫为白色,取食叶片后变为绿色,取食成熟果实后则变为淡粉色。老熟幼虫化蛹前体色变淡,体长约10~12毫米,胴部背面有明显的粉红色。化蛹初期为淡绿色或棕绿色,后逐渐变为栗褐色,羽化时颜色变为深褐色。成虫体长约10毫米,棕褐色、灰褐色或淡灰褐色,身体表面有鳞片为银灰色,触角丝状,鞭节为黑白相间,下唇须比较发达。
二、危害症状
番茄潜叶蛾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既可潜食叶肉,也可蛀食果实,还能危害顶芽及嫩梢嫩茎。幼虫孵化潜入叶片组织中取食叶肉,在叶片上形成细小的潜道,随着幼虫的生长,食量增加,潜道变宽变大,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斑,导致被害叶片皱缩、干枯。当虫口密度较高、幼虫龄期较大时,蛀食顶梢、腋芽、嫩茎以及幼果,蛀食顶梢时,常使番茄生长点枯死;蛀食幼果时,形成孔洞,导致果实畸形,或招致病菌寄生、引发果实腐烂。幼虫尤其喜欢在果萼与幼果相接处潜食,导致果实脱落。
番茄潜叶蛾近两年在我区发生,生产中危害症状易与番茄斑潜蝇危害症状混淆。从危害的部位看,番茄潜叶蛾既危害叶片,还危害果实、嫩梢和生长点;番茄斑潜蝇只危害叶片。从危害症状看,番茄潜叶蛾危害叶片形成的潜道较宽,随着危害加重,潜道变宽变大,易形成不规则较大的半透明斑,叶片皱缩、干枯;番茄斑潜蝇取食形成的潜道较细,不形成大的透明斑。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采取倒茬轮作、或水旱轮作、秋翻冬灌,冬季低温冻棚、夏季高温闷棚等栽培管理措施,抑制番茄潜叶蛾种群增长。定植前及时清除茄科作物残体及杂草,选用无虫清洁苗,发现番茄潜叶蛾的虫叶、虫果要及时摘除,集中喷药处理销毁。
(二)物理防治。采用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杀虫灯、蓝色诱虫板等方法诱杀成虫。一是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性信息素诱杀是根据雌性释放的性信息素组分,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引诱剂,对雄蛾进行大量诱捕,也可以起到预测预报的作用。诱捕器底部与作物顶部齐平或高于作物顶部20~30厘米,每3天检查一次诱捕情况,及时更换粘板,4-6周更换一次诱芯,每亩悬挂番茄潜叶蛾性诱剂诱捕器3~5个。二是性诱、光诱双重诱杀。昆虫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是将昆虫信息素诱捕技术与光源诱捕技术进行集成。昆虫信息素诱捕技术精准诱捕雄成虫,光源诱捕技术应用特定波段的光源在害虫活动高峰期诱捕雌成虫和雄成虫,达到雌雄双诱的目的。性诱捕器每亩悬挂3~5个,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每亩或每棚安装一套,放置于大棚中心位置,两套诱捕器间隔15~20米。三是蓝色粘虫板诱杀。番茄潜叶蛾成虫对蓝色有趋向性,在棚内均匀悬挂蓝色诱虫板诱杀番茄潜叶蛾成虫,悬挂高度距作物顶部30~40厘米,番茄植株较高时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平齐即可,每亩悬挂20~40张。四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棚安装1台,接虫口距离地面以1~1.5米为宜;作物超过1.5米时,灯的高度略高于作物。一般每日20点开灯,次日凌晨4点闭灯,有光控系统的根据自然光的亮度自动开关。
(三)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内吸性强、持效期较长的药剂预防,作物定植后20天,采用30%度锐(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随水滴入灌根,每亩50毫升,预防虫害发生。在幼虫孵化盛期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水乳剂、24%虫螨腈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和 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每亩20毫升和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每亩40毫升;微生物制剂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如新型BT-G033A);植物源药剂(如鱼藤酮)。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每种药剂每生长季节最多使用2次,不同药剂交替使用,注意安全间隔期及浓度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210/t20221026_38166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