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以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进三农新发展——二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02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什么是现代化?中国应该如何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怎么走?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还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征程上,我们奋进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前进路径更加明朗。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多姿多彩的世界,必然也意味着多样多元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现代化发展全局来看,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农业现代化还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发展还很滞后、城乡差距依然明显,现代化建设不能“三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迫切要求我们尽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腿、短板,使其尽快跟上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来看,要求我们必须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最紧要的是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首要课题就是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农业农村是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和着力点,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的位置;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浸润着千年传承的农耕文明,凝结成各色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核;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村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居住着5亿多人口,若没有农业的绿色发展、农民的绿色生活、村庄的绿色建设,又何来绿色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这样一个体量的大国,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禀赋、人口结构、人文历史、社会制度都有不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情况像我们这样复杂,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模式可以简单套用过来。必须立足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情,找到一条“中国式”的发展路径。

  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亿万小农户的发展问题,通过专业化的社会生产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出发,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兼顾农业增效和农民共富两大目标;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资源禀赋多样性的现实条件出发,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子;从五千年农耕文明历史底蕴出发,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推动现代科技文化与传统文明的有效融合;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历史趋势出发,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能着急赶着农民进城,要通过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制度安排,让农民在城乡间进退有据、来去无忧。

  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当前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只有不到三个五年规划期了,面对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全面学习把握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振发展的信心,加快前进的步伐,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让全面现代化的质量更高、成色更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可及。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211/t20221101_86143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