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投资 > 正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大美新疆如诗如画

发布时间:2022-10-27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博乐市青得里镇阿里翁白新村轻奢营地一角(8月2日摄)。党的十八大以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立州”为引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让各族群众端稳“生态碗”,吃好“旅游饭”。□于苏甫·艾尼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如画美景常驻新疆大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伴相生,这里是我国最干旱、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数十年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风沙频起,尾闾台特玛湖几近干涸。

  21世纪初,新疆启动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塔里木河流域变化最显著的10年。如今的塔里木河流域,沙化面积减少700平方公里,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2285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库鲁克塔格两大沙漠合拢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台特玛湖一汪碧水重现勃勃生机。

  从干涸到碧水、从荒岭到青山,从稀缺到遍布、从保护到修复,10年来,如塔里木河流域般的改变,新疆处处可循,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累计造林2495.07万亩。森林面积已达1.2亿亩,覆盖率达5.02%。荒漠化土地减少293.55万亩,沙化土地减少36.15万亩,实现绿进沙退。全区天然草原毛面积达5725.88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4800.68万公顷,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40.7%,草原美景更加壮丽辽阔;野马、雪豹、藏羚羊等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700余种野生动物、4000余种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动植物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共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222个,总面积257378.72平方千米,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5.46%。

  10年来,新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而为了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自然生态美景,新疆执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和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人民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不断完善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为大美新疆保驾护航。

  环境就是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选项,打了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压减燃煤、淘汰柴油货车、整治排放不达标企业,启动大气污染自治区兵团联合督察……一系列的环保重拳出击,带来更多蓝天碧水。

  蓝天保卫战中,完成5048家“散乱污”企业治理,退出炼铁产能150万吨、炼钢产能225万吨,压减水泥熟料产能556万吨。2021年,全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6%,较2016年提高4.1个百分点;2021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达到10年来最好水平,乌—昌—石、奎—独—乌地区,白雪不再蒙尘,雾霾逐渐退去,天空蓝不再是奢望。

  水环境安全得到全面保障。84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已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且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联网。完成“十小”企业清查、取缔工作,造纸、钢铁、氮肥、印染、制药、制革行业完成清洁化改造工作。

  全疆备案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9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平逐步提升。

  新疆一边深入推进环境治理,一边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124个行业企业纳入了监管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建设(设置)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点位4220个,16个VOCs自动监测站、3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基本形成覆盖全区主要区域(流域)和重点污染源的监测体系;组建三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进一步厘清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职责。

  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强大,为碧水蓝天保驾护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天山倒影入水中,碧波万顷接长空,苇絮荷花竞怒放,禽鸣鱼跃雁惊鸿”。9月的博斯腾湖,有着美不胜收的人间盛景。

  随着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湖水更加清澈,景色更加宜人,湖边的农舍变成民宿,土特产成了旅游商品,农家乐悄然兴起。如今,博斯腾湖成了当地一张旅游金名片,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疆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成为大美新疆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疆积极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建设,2021年,全区清洁能源装机达到4600.1万千瓦,占总装机量的40%。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自治区纳入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7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面貌,“两山”理念已化作天山南北的生动实践,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描绘出一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新征程上,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丽新篇章,新疆永不止步。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xjncr/202210/d707022b303e4614aa1d9447bf02d20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