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全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推行“田长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抓好扶粮政策落实,科学抓好防灾减灾,粮食综合产能巩固提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65万亩。扎实推进“双高”基地建设,累计完成土地整治面积504.01万亩、水利化面积376.65万亩,良种化达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3.7%。
《人民日报》10月20日第17版版面。
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10+3+N”产业体系,形成6个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农业产业强镇47个,还创建了6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势区总数全国第一。创建了502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5个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桂字号”农业品牌日趋响亮,“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235个,全区已有113个优质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累计认定“广西好嘢”品牌411个,品牌总价值超过3200亿元,横县茉莉花、柳州螺蛳粉等1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围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农业科技支撑力不断增强。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累计建成11个国家级、51个自治区级种质资源库(区、圃、场)。加快提升农机化水平,2021年底,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6.62%,同比增长1.08%。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成立全国第一所农业职业本科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大农工匠”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开展“名校名师”引智行动,今年上半年,农业系统引进人才2500多人次,全区示范园区累计引进人才1.7万多人次。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累计建成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2241个、库容约134.24万立方米。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累计创建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示范点307个,成功打造柳州螺蛳粉、永福罗汉果等一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典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目前,全区已培育家庭农场11.4万多家,农民合作社6.2万多家,稳步提升带动能力。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打造桂风壮韵宜居乡村。深入实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三年万亿行动,启动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2096.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59.9%。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重点储备483个项目,形成70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新签约现代农业产业招商项目150个,总投资469亿元,同比增长100.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模式,在1100个行政村推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建成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颁证率达98%;顺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在上林县等5个县区实施第一批整村试点项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动3.4万多个组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等5个县开展“三变”改革示范县创建。出台《广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完善14个市级、101个县级(含合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实现市县全覆盖。稳步推进宅基地管理与改革,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批准宅基地2.5万多宗、面积272万平方米,持续推进鹿寨县、覃塘区、北流市三地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32036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