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是各地农业发展面临的课题,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答题。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郓城县加快建立主体多元、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谁来服务的问题。已流转土地近70万亩,全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405家,仅小麦全流程机收每亩可减损20斤左右,带动全县增收3000万斤。
“我种了200多亩地,郓城粮好聚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不仅提供种子,还提供化肥和农药,这种服务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玉米平均亩产1400斤。我们挑上了‘金扁担’,种粮越来越带劲儿!”10月4日,在郓城县丁里长街道鹿庄科村,种粮大户赵思简感慨地说,自从有了托管服务,他成了“甩手掌柜”,种地再也不操心了。
“我们公司已在郓城县流转土地2万余亩,实行规模化种植、一条龙服务,通过利益联结,把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郓城粮好聚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于东进介绍,公司采用“企业+农户+种植基地+村集体”模式,通过统一流转托管土地,按订单需求生产强筋小麦、高蛋白大豆和玉米。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以及生产资料供应、粮食烘干、仓储销售等农业全产业链服务。
“我们托管种植的强筋小麦和玉米都是按订单种植,成熟后直接送往麦粉厂、方便面加工厂以及玉米加工企业,从耕种到丰收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几千亩地种一个品种的小麦或玉米,质量有保证,面粉厂喜欢要。另外,也让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又多了一份收入。”于东进告诉记者。
粮食生产,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在土地托管模式下,统一采购能用较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种子、农药和化肥,规模化管理有效降低成本。以飞防为例,规模化飞防每亩地的费用由七八元降到3元;通过减少成本和增产,一亩地两季能增收300元左右。
“去年秋收时,因为连日降大雨,我们的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把从雨水里抢收的玉米直接烘干,让损失降到了最低。”于东进说。
郭屯镇拥有土地6.4万亩,目前土地流转5万亩以上。土地大量流转催生了种粮大户,全镇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3家。土地的成方连片种植,给大型机械化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夏收小麦时,全镇种植的5万多亩小麦,不到四天的时间就全部收割完毕。在收获玉米时,该镇提前一个多月就和一些大型饲料厂、大型养牛场、农民联合收割机专业合作社联系,请他们前来收割作业。厂家获得了饲料源,农民不花钱收割了玉米,收割机械和运输户挣了钱,一举三得。
“我承包了200多亩地,今年小麦长得好,亩产1300多斤,玉米又长得特别喜人,你看这玉米棒,籽粒灌满了两头。”50多岁的梁乃奉高兴地说:“收玉米时,三台大型玉米收割机给俺来收割。实现了秸秆粉碎离田,玉米直接装车拉到厂家,200多亩玉米不到一晌就收完了,一亩地俺净收入1200元。”
郓城深耕藏粮于技。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筹建全省首个县级农业农村高端专家智库,抢抓省农科院“三个突破”战略机遇,谋划“1园10产N区”发展规划,147名专家教授遍布在郓城大地,让现代要素持续向田间地头聚集。
前几天,在位于丁里长街道的600亩玉米试验田内,一排排玉米中间,一米见宽的田地里,一株株开着白色小花的草“嵌”在其中。
“你猜这开着白色小花的是啥,别看它长得不起眼,但在防治蚜虫上却是一把好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领军人才、生态调控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戈峰介绍,“这种草叫蛇床草,是一种功能性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我们按照生态控制理念,用‘50米玉米1米蛇床草’的比例进行套种实验。将蛇床草种植在田里,有利于保护天敌昆虫,减少田里的主要害虫。”戈峰告诉记者,蛇床草上有一种名为胡萝卜微管蚜的蚜虫,这种蚜虫可作为猎物,被多种天敌昆虫取食,蛇床草上的天敌昆虫能转移到农田,减少蚜虫数量,不但不危害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生长,还能减害提升作物产量。
“利用农田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的原理,通过种植功能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构建花园式农田,打造田间天敌‘加工厂、储存间’。将涵养的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转移到农田去控制作物害虫,不需要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从而生产出健康、安全的生态农产品。”在向记者介绍的同时,戈峰展示了用这种方式种出的小麦所磨成的面粉,包装精致。“这是‘态控一号’面粉,一袋6斤,卖价79.8元。这种模式试验成功后推广,会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他表示。(大众日报记者王兆锋蒋鑫通讯员刘考勇)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210/t20221012_40962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