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秋日的环岭街道火炬村美若一幅油画。斑斓的墙体彩绘耀眼夺目,孩童们在文化广场玩闹嬉戏,庭院辣椒红似焰火,如同进入多彩的世界……
自2021年以来,公主岭市全面落实省和长春市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将“千村示范”创建与农旅产业发展、精品线路建设高度融合,力争形成“一户一处景、 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在巩固39个示范村创建成果基础上,持续推动2022年示范村创建,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目标,以示范创建带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发展能力、乡村建设成效和乡村治理水平,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规划先行+创新机制,确保乡村“塑形”“树魂”。以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实践,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高度重视“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当地实情,因地制宜,综合设计,规避短期行为,让创建工作有根可依、有脉可循。
以机制创新激发创建动力,确保落细落实落到位。建立包保机制,实现全覆盖。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千村示范”工作专班,23名副市级以上领导和46家市直部门单位,分别包保39个示范村,做到三级干部包保全覆盖,实现农民意愿和需求一步到位。建立调度机制,落实一周一通报。创建微信工作群,每周报送进展情况、问题整改落实措施、市级下发通报等,推动问题加速解决。建立“赛马”机制,组织“三比三看”,即比力度看进度、比干劲看作风、比创新看亮点。建立督导机制,开展联合督查。联合市委两办、市重点工作推进中心,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创建村进行多轮督查排查,与省相关部门同步设立双周调度机制,共进行双周调度19次,督导检查39次,对问题突出、进展迟缓、明显退步的创建村在媒体曝光,对负责人及包保人约谈通报。
“硬件”“软件”两手抓,确保“塑形”“树魂”两手硬。在顶层设计与创新管理上,了解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基础建设和精神文明“硬”“软”一起抓,“形”“魂”两手硬,全面打造“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示范村。同时,充分发挥各村优势,统筹考虑全市、全镇情况,以跨界、迭代、互渗的新理念,打造全镇、全市互动、互助、互补的新发展格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确保乡村共建共享。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并重,形成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模式。今年继续坚持“巩固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总体思路,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集体,特别是农民等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格局。坚持群众视角,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赢得农民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将庭院净、绿、美等问题交给村民去解决,实现农民从“袖手看”到“动手干”的转变。
出台政策,加大投入,以政府“有力之手”打造乡村环境新格局。宏观统筹,下发《2022年公主岭市“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版)》,同时投资超亿元实施项目39个,打造精品线路3条。细节入手,共出动车辆1.97万台(次)、人员3.9万人(次),清理村屯垃圾3.4万吨,拆除违章和废弃建筑物200余个,整治卫生乱象404处。打破衔接资金使用的局限,整合资源和其他行业部门资金1711万元,对39个示范村再打造、再巩固、再提升。目前,已完成路灯安装900盏、植树11万棵,修建院墙2万余延长米。
做好“五个全覆盖”,以农民“有为之手”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统筹谋划村庄规划。结合各村特征、产业特色、人文特点,全力推进编制《公主岭市村庄规划》,打造一批接地气、提精神、高立意、容易记的地域性乡村“金名片”。实施“十户一组”网格化,建立互联小组。通过“工作互联”“发展互带”“困难互帮”“成绩互评”,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开展“道德爱心超市”创建行动。引导农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持续提升道德素质。推进“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调动广大农户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截至目前,全市39个示范村已完成示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评选“干净人家”3225户,“道德爱心超市”“十户一组”网格化、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调动了农民自觉参与示范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倒排工期+长效示范,确保示范创建有速度有亮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强化工作统筹,对照“九有六无”标准,制定《公主岭市2022年“千村示范”创建工作进度表》、短板弱项排查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实现示范村创建工作高质高效。
连点成片,创新模式,长效示范,实现乡村建设有亮点。以城区周边及重点乡镇为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活跃等区域为辐射,对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1126”发展战略,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引领示范带、示范片区。把交通沿线打造成“风景长廊”,把美丽村庄建设成“特色景点”,把单个农户雕琢成“精致小品”,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怀德镇三里堡子村、刘房子街道洪喜河村、大岭镇黄花村等23个精品村,已经形成“示范创建+龙头企业”“示范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合作社和公司”等各具特点的多元合作新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shsy/202210/t20221024_86061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