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决定,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方方(女)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唯一获得此荣誉的青年同志。
为民解难,萌发绿色植保初心
1988年,李方方出生在安徽蒙城,家里每年都种几十亩田地,由于“劳力”少,她从小就参加了几乎所有农活。播种与收获虽然辛苦,但大都是美好的回忆。然而,大夏天在田里帮父母抬递农药桶杀病菌是让她一想起就皱眉头的事。看到父母的衣服被汗水与药水浸透,她心里很不好受。在了解到袁隆平院士培育出高产水稻品种那一刻,她就期待将来也会有高效抗病的品种和绿色防控措施,让农民再也不用干“打药”这种花钱费力、还要操心“病虫打不死”的苦活。
2005年高中毕业后,李方方先后在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进行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和植物病理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并参与调查我国重要农作物病害情况,使她更加深刻体会到我国农作物病害问题的严重性和农民面对病害束手无策时的痛心。李方方选择了生产上难以防治的作物病毒病作为深入研究的方向,期望自己有更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在努力学习掌握国内植物保护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2015年她申请到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进行深造。三年半的国外经历,让她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她亲眼看到国外农民使用作物抗病品种,很少有人在地里打药,在节省大量人力财力的同时,也避免了“心酸农活”的场景,更加坚定了研究作物抗病材料、开发绿色植保防控产品、支撑农民丰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开拓创新,突破世界科技前沿
病毒病被称为作物的“癌症”,作物感染了病毒,基本上不会有产量。病毒病每年都会对我国和世界的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作物造成重大危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保供。由于化学药剂难以防治、抗病毒品种稀少有限、病毒致病机制复杂等原因,作物病毒病害防治一直是全世界面临的挑战与难题。要想创制和培育抗病毒新品种,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明确病毒的致病机理,鉴定重要的抗病基因。并且,鉴定的抗病基因既要能够实现作物的抗性,还要不影响作物的产量,这样才具有生产价值。最理想的抗性基因,是不仅能够抗多种病毒甚至多种病原物,还不影响产量甚至能增产。然而,找到这样的优质基因并非易事。经过数年努力,李方方已克隆和鉴定了多个高效抗病毒的基因,揭示了多个重要病毒致病和抗病基因抗病毒的分子机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植物基因不仅能够抗多种病毒,还能抗其他病原物,尤其是这个基因的超表达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目前,李方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4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7件,“双生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奖。由于科研中的很多新发现,她受邀在多个著名学术期刊撰写综述论文,在国际病毒学会和国内植物病理学会等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并担任多个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
扎根一线,服务产业重大需求
李方方始终牢记并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和致中国农业科学院贺信的重要指示要求,针对我国安全、高效防控作物病毒病的重大农业需求,作为骨干成员开发了防控作物病毒的基因编辑载体和抗病毒育种新技术,通过这些技术体系能够快速获得抗病毒种质材料。这些新技术体系不仅在作物病毒病绿色防控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也为其他病原物抗性育种提供了借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李方方努力将农业生产中的难点作为实验室研究的重点,尽量避免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两张皮”。近年来,大豆和红薯在生产中受多种病毒危害,造成了多地严重减产。为明确这些作物病毒的种类和特性,提供绿色防控策略,她对这些作物病毒病害进行了深入调研。盛夏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调研多数是在橙色高温预警的三伏天,在田里待半小时以上都很难受,由于调查时间长,她也出现过严重脱水与中暑。但即使这样,她还常常觉得观察不够全面,到了傍晚再次去田间调研采样,直到完全天黑才离开。回到实验室,她除了和团队成员鉴定病毒种类外,还组织筛选能够促进这些作物生长和防控病毒的产品,希望能够尽快研制出显著抑制病毒、促进作物生长的良药,为农田病毒病害的防控提供绿色产品。
笃行不怠,激扬青春砥砺奋进
在别人眼里,李方方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她更珍视成长成才的平台环境。在她看来,科研工作的辛苦是正常的,成长在新时代,有这样广阔的科研平台,青年人就应该全力以赴,脚踏实地、迎难而上,解决重大科研问题、农业生产难题。李方方所在的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是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团队,长期从事重要作物病毒快速检测技术建立、病毒病害的监控与预警、重要病毒的致病机理、寄主的抗病机制和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等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团队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注重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正是沿着前辈的足迹,李方方等青年科学家迅速成长,成为科技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dangwei.moa.gov.cn/xxyd/202210/t20221011_641304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