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大豆)周年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小花有余,粒数不足;粒容有余,粒重不足)和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麦非生物逆境(温度与水分逆境)灾害频发重发,导致小麦源-库-流关系失调,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等关键问题,在保证 “四良(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基础上,构建以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地力为前提;以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配施氮肥技术为关键;以高质量播种“一播壮苗”为中心;以“一追三防”化肥运筹技术为重点的小麦绿色高产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为此,在培育和筛选出高产稳产抗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基础上,通过“三精一壮”技术(合理耕作精细整地、定向调控精量匀播、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培育壮苗安全越冬)、绿色综防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实现小麦产量与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优化品种布局,因地因茬精选优质专用新品种
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配套,地力与品种产量水平相配套,早中晚熟品种与适宜播期相配套,高产稳产与优质专用相配套”的四配套原则,淮北旱茬小麦主产区宜选用抗年前苗期冻害、拔节孕穗期倒春寒和后期短暂高温热害的弱冬性、半冬性强筋、中强筋和中筋白皮小麦品种为主。如安农0711、涡麦9号、荃麦725、华成3366、恒进麦8号、华成麦1688、新世纪999、皖垦麦22、柳麦618、安科1303、紫麦19、烟农999、济麦22、淮麦33、安农大1216、沃丰麦169、中麦578、烟农19、沃丰麦188等。江淮稻茬小麦潜力区宜选用抗旱耐渍、抗倒春寒的半冬性和弱春性中强筋与中筋白皮小麦品种为主,如皖垦麦0622、安农0711、荃麦725、安农1124、淮麦22、淮麦33、淮麦44、伟隆169、淮麦35、烟农19、沃丰麦168等。沿江稻茬小麦补缺区宜选用抗病耐渍、抗倒性强中筋与弱筋红皮小麦品种为主,如白湖麦1号、苏隆128、扬麦15、扬麦25、镇麦12、镇麦8号、镇麦9号、宁麦13、淮麦44等。
二、精细整地,确保早全齐匀壮苗
(一)坚持秸秆全量粉碎均匀还田,培肥地力
玉米秸秆还田时,秸秆长度5厘米以下,每还田100公斤干秸秆增施尿素2公斤左右,以调节碳氮比。
稻茬小麦播种前应及时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使用水稻专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切成5 cm左右小段,均匀抛洒到田间,利用翻耕机翻到土层以下。播种前进行浅旋耕处理秸秆。
(二)坚持深耕、深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深耕或深松,可疏松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深耕要达到25厘米左右,对于耕作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机械深松作业深度要打破犁底层,要求25~35厘米。一般旋耕2~3年,深耕1年。大力示范推广集深松、旋耕、施肥、镇压于一体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或者集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于一体的深松整地播种一体机,以便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
(三)坚持耙碎镇实,提高土壤紧实度
耕翻后耙实、镇压可使土壤细碎,消灭坷垃,上松下实,底墒充足,防止水分散失,利于小麦出苗。尤其是秸秆还田和旋耕地块,要及时耙耢、镇压2~3遍,避免耕层土壤悬松,防止因耕层土壤悬松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导致产量降低。
三、精量匀播,力争一播壮苗
(一)坚持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提倡使用包衣种子播种,50公斤小麦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水2~3公斤,边喷边拌,防治地下害虫;使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80克或7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5~20克拌种防治地下害虫、预防蚜虫;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常发田块和全蚀病轻发田块,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150毫升,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35毫升,或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拌种预防,全蚀病重发田块使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种衣剂100毫升拌种预防。拌种后的种子堆闷2~3小时,让药液充分被种子吸收,然后在阴凉处摊开晾干待播,禁止在阳光下曝晒,以免降低药效。
(二)坚持毒土处理防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虫量大的田块,除杀虫剂拌种防治外,还应结合毒土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0~500毫升,加水2~3公斤喷于25~30公斤的细土上,制成毒土,撒施地表,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6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表。
(三)坚持土壤处理防土传病害
土传根部病害发生重的田块,首先要进行轮作换茬、深耕,然后选用土壤处理剂进行药剂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药剂土壤处理可以选用9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350克拌15~25公斤细土或每亩用2.5~3公斤0.1%噁霉灵颗粒剂处理土壤或用3000~6000倍96%恶霉灵(或1000倍30%恶霉灵)稀释喷洒土壤,杀灭病原菌,降低病菌侵染机率,喷后及时整地。
(四)适期播种
旱茬小麦中筋及中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2~10 月18日;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8~10月25日;弱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22~11月30日。
(五)适量播种
根据播期、土壤类型、墒情、整地质量及种子芽率等情况,适当调整播量。10月12~17日播种的,亩播量为12~13公斤;10月18~25日播种的,亩播量为14~15公斤。播种期较适宜播期每推迟2天,亩播种量增加0.5公斤。
(六)适墒播种
要足墒下种,土壤墒情不足时,一定要先造墒,后整地,再播种。对播种后墒情较差的田块,必须及时补浇“蒙头水”,确保出苗整齐一致,达到一播全苗。
(七)适式播种
采用机械条播,行距20~22 厘米,播深3~5厘米。旋耕田块播前要重耙,播后镇压,防止散失表墒,影响出苗。最好选用大型复式播种机播种,一次性完成碎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确保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种时每隔3~4米留一行道,行距30厘米左右,便于田间管理。
稻茬麦开好“三沟”。播种后及时开沟,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排灌通畅,竖沟深25厘米~30 厘米、腰沟深25厘米~30 厘米、田头沟深35厘米~45厘米,沟宽20厘米,畦面宽2米~3 米。
(八)播后镇压
小麦播后镇压能提高土壤与种子的紧实度,防止表墒散失,是提高小麦出苗质量和苗期抗旱能力及冬前抗冻能力的有效措施。镇压次数视土壤干湿情况而定,一般1~2遍,土壤过湿时,要减少镇压次数,否则,影响出苗。
四、精准施肥培育壮苗
推广配方施肥,提倡化肥深施。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料相配合及化肥后移”的施肥原则。旱茬麦在一般亩施商品有机肥150公斤左右基础上,亩施纯氮14公斤~16公斤、P2O5 6公斤~8公斤、K2O 6公斤~8公斤、硫酸锌1.5公斤。一般高产田块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6︰4,优质强筋小麦氮肥基追比为5︰5,磷、钾肥基追比为5︰5;追肥时期为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
稻茬麦坚持“减氮、氮肥前移与磷钾后移、配合微量元素”的施肥原则,每亩施用纯N 12公斤~14公斤、P2O5 5公斤~7公斤、K2O 5公斤~7公斤、ZnSO4 1公斤 。在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氮肥基追比7:3,磷钾肥基追比5:5,追施时期为起身拔节期。
五、化学除草应早尽早
小麦播后封闭除草效果较好,对未及时封闭处理,草害严重地块冬前要及时化除。小麦播种后,每亩用33%氟噻·吡酰·呋(11%氟噻草胺+11%吡氟酰草胺+11%呋草酮)悬浮剂80毫升进行封闭。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或15%炔草酸。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地块,可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加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喷施除草药液一般在晴天上午9:00以前和下午14:00后,禁止在阴雨、大风及中午高温天气喷施,喷药时做到喷施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六、预防冬前冻害,确保安全越冬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或低温冷害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保证墒情充足,减轻低温危害程度或叶面喷施防冻液,降低低温冷害程度。冻(冷)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营养型叶面肥,促进小麦快速恢复生长。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64512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