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岸,宁夏盐池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来自滩羊产业,“盐池滩羊”对全县增收的贡献率超过80%;武夷山峦,“永顺莓茶”历经千年不衰,如今成为年产量2200余吨,年产值近6.2亿元的“富民茶”;滇南古城,“蒙自石榴”远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年出口量8万吨,出口额2.5亿元……这些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品种品质优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正不断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起,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计划在全国范围培育和打造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样板。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篇章里,保护工程围绕独特地域、独特生产方式、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全面实施“六个一”建设标准,推动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培优了一批区域特色品种,建立了一套质量品质保障体系,唱响了一批乡土区域品牌,壮大了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了一方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一套持续发展机制,全面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为振兴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介绍,保护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落实中央财政资金22.7亿元,支持63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支持产品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
优品种 建基地 夯实地标农产品保护之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特色的产地生态与纯正的“血统”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独特的价值源泉。建好繁育基地,品种培优更有保障;提升生产基地,地标保护才更夯实。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关键是要抓好这两类基地建设。
多年来,保护工程坚持种质保护与品种培优并举,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资源普查,制定相关保护资源名录,开展区域特色品种提纯、复壮和改良,推动品种繁育基地建设。
金华两头乌猪是金华火腿的品质来源,因其珍稀的血统和极佳的肉质,被誉为“中华熊猫猪”,是我国首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地方猪种之一。但由于生长速度慢、养殖成本高,存栏量有限,一直以来,金华两头乌猪的种质状况并不乐观。
自2021年实施金华两头乌猪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以来,金华市大力加强金华两头乌猪种质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金华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4200头,金华两头乌猪及配套系存栏超过5万头,比项目实施前分别翻了一番。金华两头乌猪的品质、产量、价格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保护工程实施3年来,全国共收录特色资源6839个,建设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品种繁育基地892个,稀有种质资源得以发掘,一系列地方特色品种得到拯救保护。
保护工程同样将核心生产基地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明确特色产品的核心地理区域,加强核心生产基地建设,改善生产设施,推行清洁生产,强化仓储保鲜,提升特色产品供给能力。目前,共建成核心生产基地1672个。
如今,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生产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北京油鸡”养殖基地广泛运用“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保护范围遍布京郊9区27个乡镇;陕西眉县建立“眉县猕猴桃”地理标志生产核心区1万亩,全县猕猴桃综合产值达58.5亿元。
优标准 提品质 擦亮地标农产品“金字招牌”
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的平谷大桃种植标准示范基地,浓郁的桃味让很多人感受到“儿时的味道”。基地负责人介绍,经过10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平谷特色的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严格按标生产和土壤改良,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到3.3%,确保了平谷大桃的好品质。
保护工程始终突出标准化生产和品质提升。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共完善了634个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通过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技艺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特色品质指标体系,推动分等分级管理。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培育一批有乡愁乡味的精品农产品。
在陕西大荔,全产业链标准化是大荔冬枣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保证。当地不仅率先开展制定了我国首个《冬枣》国家标准,还制定了涵盖全产业链的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由此,大荔冬枣的生产过程得以进一步规范,进而实现优质优价。
2021年12月,地理标志农产品特征品质评价中心在北京成立。通过每年对5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品质监测和评价,从而集成一批品质分级标准规范,形成一批标准化带动品质提升的典型模式。
“品质评价中心将开启国家层面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评价,通过大规模科学实验数据挖掘以及与技术标准的深度结合,用科学的品质数据净化农产品市场供给,服务地标产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表示。
质量安全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信誉的基础。保护工程以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抓手,创新“地理标志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合格证+检贴联动”等智慧监管模式,加强了种养过程管控、农兽药残留自检、产品带证上市和产品质量追溯。
传文化 强品牌 讲好地标农产品历史故事
“回到家就想着这一口山药,真甜!”喝下一碗热腾腾的山药羹,在海外经商多年的王志斌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作为地理标志农产品“铁棍山药”主产区,河南温县已有3000多年山药种植历史。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愁正是味蕾思念。多年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突出特色文化传承,积极挖掘具有农耕性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农事习惯和乡土文化,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承载,坚持保护、发展、利用并重,促进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
“我家门前,一片桑田,采桑养蚕,岁岁年年……”在四川绵阳涪城区,一曲《蚕乡故事》道出了涪城人民对于“涪城蚕茧”的真挚情感。在保护工程的支持下,当地深入发掘蚕桑文化及景观资源,建成蚕桑农业主题公园、“杨家绣房”蜀绣馆等,年接待游客17万人次,产值近1500万元,成为地理标志助力三产融合发展的先锋样板。
推出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源味中国》、组织地标农品中国行系列活动、筹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3年来,全国共举办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题的文化节、采摘节、丰收节、旅游节等活动1000余场次,举办省级以上或跨省举办地理标志农产品推介2500余场次。保护工程坚持以农耕文化为核心,上下联动、点面结合,打造了一批传得开、记得住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乡土品牌。据悉,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有173个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如何更好地将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品牌建设融合?保护工程通过引导各地构建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引领区域特色产业升级发展。
振产业 促增收 打造地理标志“金钥匙”
伴随着地笼起水的哗哗声响,一篓篓色泽鲜亮、个大肥美的小龙虾被打捞上岸。湖北潜江市王场镇施场村村民田敬之掩饰不住地喜悦:“咱们潜江小龙虾名声在外,又有全国各地市场的支撑,根本不愁销路。”
作为知名地理标志农产品,潜江龙虾在保护工程的支持下迎来了“黄金期”。目前潜江龙虾产业总产值达600亿元,从业人数超20万人。今年,“潜江龙虾”品牌价值已达288.9亿元。
信阳毛尖、库车白杏、郑州黄河鲤鱼……各地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规模正不断攀升。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时至今日,地理标志农产品已逐渐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3年来,保护工程支持产品年产值平均超过6亿元,每个产品均有1个以上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主导企业,平均带动了13家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
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8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列入互认名录。2021年3月,50吨宜宾芽菜自上海港缓缓启程,通过海运抵达德国;同年,英国泰晤士河畔出现了安化黑茶的身影;而在几百公里外,库尔勒香梨正被摆上法国超市的货架……地理标志农产品“扬帆出海”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产业发展了,如何造福一方百姓?保护工程坚持将带动农户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健全产业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中小农户切实分享发展成果。
安徽旌德灵芝连通资金、参股、生产、分红等环节,让“村民”变“股民”,农户户均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宁夏灵武通过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力度,露地灵武长枣由原来亩产1000公斤提高到1300公斤,亩均增收3000元;在浙江兰溪,地理标志农产品带动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所占比例从25%提高到80%,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0.2%。
肖放介绍,保护工程累计支持了149个国家级贫困县、53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带动1130万户农户增收360亿元。
在保护工程的支持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带着历史的甘露穿越岁月的嬗变,在广袤的土地上让数百个千年产业重焕生机。无论是经济、文化、社会或是生态,地理标志农产品添彩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还在继续。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209/t20220915_85751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