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舆情 > 正文

从脱贫之路走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2-09-06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福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强化领导,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福建接续发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脱贫攻坚的福建答卷

  不久前,第三届海丝茶文化国际论坛在福鼎市举办。论坛期间,各国驻华大使与国际友人走进磻溪镇赤溪村。村党总支原书记杜家住向远道而来的外宾,讲起“中国扶贫第一村”摆脱贫困的故事。

  以搬迁扶贫为起点,赤溪村历经“输血”“换血”“造血”,成功脱贫摘帽。眼下,当地正探索“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特色振兴路。

  赤溪村“搬出来,富起来”的故事,正是脱贫攻坚福建答卷的亮丽一瞥。

  党的十八大以来,神州大地上吹响了脱贫攻坚号角。彼时的福建,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仍面临“硬骨头”和“硬梗阻”: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总量较小;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在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福建干群一鼓作气、尽锐出战,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高位推进,压实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考核督查制度。

  建章立制,有规可循。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粮草先行,财政保障。2016年至2020年,省级每年按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财政扶贫资金,全省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6亿元。

  凝聚力量,汇聚合力。先后组织11.17万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每年有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精准施策,分类帮扶。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推动产业、就业、搬迁、金融、健康、教育等扶贫措施精准落实。

  ……

  千年追寻,圆梦今朝。一张高质量脱贫的福建答卷已呈现在时代与人民面前:2019年底,全省现行标准下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昂首阔步迈上振兴路

  去年5月14日,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福州举行,428名先进个人和202个先进集体获表彰。

  这是一场总结表彰会,更是一场誓师动员会。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从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越过一山,再登一峰?

  “我们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

  省委成立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县三级全部挂牌组建乡村振兴局;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开展省对市、市对县分级负责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考核内容……方向已锚定,蓝图已绘就,机制已建立,新的战斗号角吹响了。

  贫困户脱贫了,但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福建着力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通过“一键报贫”,平潭君山片区东庠乡东霞村村民林志鑫很快收到了1万元临时救助款。去年6月,林家发生火情,奶奶、父亲、妹妹不同程度烧伤,东拼西凑才筹到了治疗费。面临致贫风险的他通过闽政通“一键报贫”通道申请救助,相应帮扶措施也随之跟上。

  “一键报贫”,正是福建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发‘一键报贫’在线申报等平台,常态化摸排筛查脱贫户和困难农户,将易致贫返贫人口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全省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全部参加医疗保险,适龄少儿全部参加义务教育,脱贫户住房和饮水安全保证率达100%。全省没有新增致贫返贫户。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为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福建强化产业帮扶,扶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收项目;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发挥扶贫车间带动作用等措施,指导帮助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新舞台,曾经的“弱鸟”不仅飞起来,还飞得更高更远。2021年,全省共扶持带动11.1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指导帮助15.2万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全省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山海携手共谱新篇章

  今年5月,省发改委同意福建省稀土功能材料山海协作创新中心(筹)组建方案。这是全省三个之一、龙岩市唯一一个山海协作创新中心。

  老区苏区是福建基本省情之一。全省原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是老区苏区县,99.3%的原贫困村分布在老区苏区县。

  为助力老区苏区摆脱贫困,福建高举“山海协作、联动发展”法宝,把“海”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与“山”里的生态、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有机结合。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舞台上,山海协作不断拓展协作边界,持续向纵深发展。

  “我们确定38位省领导挂钩联系、192个省直单位挂钩帮扶、32个经济较发达县对口协作38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及欠发达老区苏区县。”省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福建推动经济较发达县(市、区)每年落实不少于12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在园区建设、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乡村建设等方面加大对脱贫地区支持力度。

  汇聚山海合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强、发展动能足。

  2021年,福建支持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创建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农业产业强镇、6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原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化水平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纵观八闽,山海协作源远流长;放眼全国,闽宁情缘日久弥坚。

  9月4日,闽宁协作第二十六次联席会议在宁夏召开。9月3日,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的闽宁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这个位于贺兰山脚下的扶贫移民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口、人均收入1.49万元的塞上“江南小镇”。

  从吊庄移民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产业推广到共建产业园……26年来,闽宁协作始终围绕脱贫攻坚这条主线,将“宁夏所需”与“福建所能”紧密对接。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落实援宁资金33.5亿元、社会帮扶资金5.42亿元,帮助宁夏减少贫困人口93.7万人。

  如今,闽宁正携手与共,托起振兴新希望。

  去年,福建调整优化县县结对,安排综合实力较强的10个县(市、区)分别与宁夏9个县(区)、1个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落实财政援宁资金6.1亿元,比2020年增长15%。同时,福建聚力打造示范样板,加快建设100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把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嫁接到宁夏。去年,两省区共同打造了47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受益人口11.85万人,其中脱贫户12506户。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09/t20220906_598783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