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今年以来,北海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牢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已立案查处农兽药残留案件3起,其中结案2起。”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安监科科长黄勇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获悉,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采取“四个一”模式,精准治理豇豆、韭菜等11个重点品种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和违规使用禁限用农兽药问题。
今年3月起,市农业农村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海洋局、市供销合作社等单位联合开展2022年北海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行动中,各执法部门以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植养殖生产基地等为重点地区,围绕种子、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农机等重点产品,在重点时节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开展拉网式排查。
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超过1244人次,检查市场、生产、经营单位890多家次,立案16起农资案件,查获不合格农资3.04万公斤,罚没款6.8万元,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生产经营农资行为。
今年,我市落实市本级财政资金284.7万元,加大对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力度。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利用资金扩大检测范围,改进抽样方式,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减少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风险。当前,已完成农产品质量风险定量检测1251批次。我市制定细化全市监督抽查方案,明确抽查重点区域、重点生产主体和重点产品。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今年,我市在合浦县石康镇、白沙镇新创建两个网格化监管示范镇,进一步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我市坚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抓“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今年,我市落实市本级财政资金26.9万元,对新认证或续证产品进行补贴,提高企业申报认证产品的积极性。目前,北海象鼻螺、公馆猪均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火龙果、大米两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证书。与此同时,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市创建工作,确保试行主体100%开具合格证,“三品一标”试行主体、养殖业试行主体、龙头企业试行主体100%推行电子合格证。持续做好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对接工作,全市“三品一标”企业已100%实现信息化追溯管理全覆盖,全市累计有1473家生产经营企业录入国家和自治区信息化追溯平台进行监管。“近期,我们灵活调整监管方式,通过广西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对农药经营店进售农药开展线上动态监测,以电话、微信等方式指导企业规范生产,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抽样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确保疫情期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黄勇说道。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h/t129696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