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
荔城区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原有的4个贫困村在脱贫摘帽后,现在每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均达20万元以上。
水泥路宽敞整洁,新居错落有致,田间蔬果飘香……初秋,在荔城区探访乡村振兴工作,一幅产业旺、农村美、村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荔城区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扎实抓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
▲黄石镇江东村河道水清、岸绿,呈现水乡美景。
产业兴旺促增收
眼下正是火龙果成熟的季节。8月25日,记者在北高镇栏山村一鑫生态园400多亩火龙果种植基地看到,一株株火龙果树长势喜人,色泽鲜艳、个头饱满的火龙果悬挂枝头,基地内一派丰收的景象。
果农们穿梭在整齐划一的支架大棚内,忙着采剪火龙果。一框框装满火龙果的箱子被搬上农用车,运往不远处的车间进行自动化分拣装框。
“我们的‘蜜宝’火龙果甜度能达到20多度,今年丰产,这一批产量15万公斤。”一鑫生态园现场负责人翁彩瑛介绍,该生态园于2020年新引进台湾“蜜宝”火龙果品种,种植面积400多亩。去年,基地实施仿太阳夜间催花补光新技术,不仅可实现全年挂果采摘,经济效益可观,还成为独特的夜间“灯光秀”,为当地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火龙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务工,拉动了生态采摘游,红彤彤的火龙果成了村民们的“致富果”。
建设胡萝卜基地、火龙果基地,发展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产育苗基地和生猪养殖……为了增强“造血”功能,北高镇积极谋创新、求突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方向,以产业保量增质为重点,以产业带富为主线,努力走出一条致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荔城区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目前,荔城区打造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该区成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黄石镇江东村、北高镇山前村被评为福建省乡村特色旅游村。
荔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光磊告诉记者,围绕种养殖业、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农业,该区策划筛选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主动跟进对接,积极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兴,则乡村兴。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如同播散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广袤田野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生态宜居乡村美
走进黄石镇华堤村,美人湖碧波荡漾,绿柳倒映水中,一幅“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在华堤村生态休闲农业采摘园,工作人员探讨配套规划。
“这些年来,华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环境美化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景观也在不断完善,我们的生活条件可不比城里差。”60多岁的村民陈国民说道。
华堤村依托河道水网交错优势,高位谋划,将曾经垃圾野草遍布的高速桥下闲置地打造为以梦香园农家乐、休闲农业采摘园和美人湖为中心的三大集体产业集合区,整合资源,融合产村,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串点连线成片”。华堤村就休闲农业采摘园和“梦香园”农家乐等项目,正与莆田市靠莆公司进行对接合作。
“环境美了,发展就会好。我们村致力于推进生态环境整治,这样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华堤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建清介绍,下一步,华堤村将持续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注重环境提升、民生改善、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相结合,以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添加新动能,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稳步推进,荔城区达到“绿盈乡村”标准的村庄占比达73%,已创建高级版“绿盈乡村”4个,中级版“绿盈乡村”9个,初级版“绿盈乡村”77个。
据介绍,今年,该区计划新增创建初级版“绿盈乡村”7个,中级版不少于3个,同时积极开展高级版“绿盈乡村”创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三清一改”清洁行动,治理村庄生活污水,持续提升农村居住品质,全面落实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将美丽宜居乡村从“跃然纸上”到“映入眼帘”。
发展旅游增活力
从市区前往新度镇青垞村,仅需20分钟就来到了该村。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化树和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心情舒畅。
漫步走在该村600米长的临渠步道,两侧绿草萋萋,不少行人或渠边散步,或在凉亭里纳凉、闲聊。“来旅游的城里人基本是上午采摘水果,午饭后游览香山宫,天热了还会到游泳池游泳,傍晚到度假山庄吃小吃、烧烤,一日游节目很丰富。”村民黄秀萍正在凉亭里纳凉,对村里的旅游发展情况了然于胸。
该临渠步道串联起陈发治烈士纪念碑、游泳池、香山宫等地,每逢周末都会有不少游客开车过来游玩。
昔日的小山村渐渐热闹起来了。青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娥介绍,青垞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多年来交通不便。2016年起,该村用活专项旅游扶持脱贫政策,盘活生态资源,引进企业办起了度假山庄,建设了1万多平方米标准化游泳池,配套特色餐饮、果蔬采摘、旅游住宿等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旅游。
如今的青垞村,青山环抱,山上满是油桐、松柏和相思树,还有村民种植的枇杷、龙眼、荔枝等果树。近年来,该村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充分发挥“城市后花园”的区位优势,盘活红色资源、生态资源等,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来到西天尾镇后黄社区,放眼望去,一砖一瓦尽显乡情。后黄以其浓郁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民俗活动,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后黄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生态休闲乡村”等。
西天尾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着力构建生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体系,有机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南洋风情特色,激活后黄等地的乡村旅游活力。今年,西天尾镇还计划投资426万元,以南洋风情、禅悟养生、红色文化为背景,将后黄——林山——下垞“串点连线成片”,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线路。
农旅融合是重要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目前,荔城积极推进农旅融合,把可看、可吃、可玩、可研学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让观光旅游、赏花踏青、采摘时令农产品、品尝农家美食、体验特色民俗等乡村旅游业态蓬勃兴起,激活了乡村振兴“美丽引擎”。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pt/202209/t20220901_598595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