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多种果树苗、迷你小西瓜20元一个、草莓苗一年能卖400多万元……在重庆市丰都县枣丰协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负责人侯俊、王合兴向记者介绍大棚里的果蔬品种时,如数家珍。“未来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变得好种、好吃、好看、好玩。”王合兴说。
侯俊此前主要做园林生意,王合兴是种植高山蔬菜的“老把式”。谈到为何投资农业,侯俊告诉记者:“我们俩一个有资金、一个懂技术,都曾当过乡干部,对农业农村有感情。相识后我们一拍即合,2015年来到丰都县仙女湖镇投资建设农业园区,希望为乡村振兴做点事情。”
仙女湖镇海拔较高,辖区内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天湖。侯俊、王合兴一方面利用当地高山气候资源和山东省枣庄市对口援助专家团队技术,建设果蔬种植、种苗繁育基地;一方面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工厂、酒店、采摘园延长农业产业链。他们的农业项目已投资7000多万元,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利益连接方式,每年支付村民务工工资120多万元、土地流转金6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20万多元,带动40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总人口约85万人,42万农村人口中约有26.5万人在外务工,绝大多数是青壮年。谁来种地?谁来振兴乡村?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认为,既要服务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也要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吸引对农业农村有情怀、有能力、有资源的“新农人”下乡,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
在龙河镇洞庄坪村的涂溪湖畔,以农耕研学、凤凰文化为主题的凤鸣湾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正在紧张建设。该项目的参与者、37岁的徐鹏既是“海归”、作家,如今也是“新农人”,在村里租了房子长住,和驻村干部一起推动乡村振兴。
热心公益的徐鹏去年底来到洞庄坪村,被这里的优美生态所吸引,但发现村里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多,仅靠捐款难以推动乡村振兴。于是,他发起了乡村振兴“鸿鹄计划”行动,捐出70多万元稿费成立“鸿鹄教育基金”,和自己的几位“海归”朋友一起为洞庄坪村规划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服务留守儿童。
“我们向留守儿童捐赠图书,带他们去城市开阔眼界;改善乡村道路、吸引年轻人返乡,田园综合体建好后,让村子能‘自我造血’,从而达到我们‘鸿鹄计划’做强一个产业、美化一片村落、培养一批人才、激活一方文化的目标。”徐鹏说。
据统计,丰都县现有种植业、养殖业、电商、文旅等不同领域的“新农人”727人,带动2.2万多户、7.8万多名村民增收就业。张国忠说,丰都县正着力构建“心回家、人回乡、力回引”的服务机制,谋划成立“新农人互助会”,通过政府扶持、资源整合培育更多“新农人”,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振兴。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09/t20220902_64085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