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鼓励地方出台振兴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科学指导,多措并举,推动各地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是强化统筹指导和顶层设计。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特色,加快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提出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完善用地保障、健全人才保障等政策保障措施。2020年,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并两次召开全国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各类政策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有近半数省(区、市)编制并组织实施当地“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强化要素支撑,推进形成长效机制。用地方面,2021年,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满足各地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确保用地政策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份出台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对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2018年以来,我部会同财政部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456.3亿元,支持各地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撬动地方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等各类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有力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方面,2021年,我部办公厅会同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通知》,计划到“十四五”末,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供500亿元的信用贷款,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各类经营主体提供1000亿元的信用额度,用于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科技支撑方面,2021年,我部继续围绕水稻、小麦等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建设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聘用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方式,引导2700余位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21年,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科技创新力量、返乡入乡创业人才等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队伍,为保障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关于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县镇村协同发展。在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方面,2017年以来,我部会同财政部加快推动构建省、县、镇(乡)、村四级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围绕省域主导产业,建设了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全产业链产值超过百亿的集群有112个,超过500亿的集群有10个。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建设了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生产、加工、科技等功能向县域集中。围绕镇域主导产业,建设了1309个农业产业强镇,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和技术进镇。认定了367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中,产值超十亿元的镇174个、超亿元的村249个。在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方面,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认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59家,引导各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8万家、市级龙头企业6.8万家,其中69%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县域扎根,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同时,我部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国已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000多个。
三、关于深化三产融合,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近年来,我部积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2021年,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快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截至目前,针对11种重要农产品及地方特色农产品,我部已推介31条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63个典型县,完善了产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了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二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2021年,我部印发《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引导各地构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干”贯通产加销、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径”融合农文旅,以农村电商为“网”对接科工贸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3万家,营业收入超过17万亿元;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超过7130亿元;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05万亿元。
四、关于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保护与奖惩机制,保障乡村产业生态绿色发展。我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治理力度,推动乡村产业绿色生态发展。一是健全农业生态补贴和监管机制。财政部通过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对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过程中所需生产资料,以及农民收益损失等进行补助。2020年,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农膜全链条监管体系。2021年,生态环境部牵头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部署开展“调查、监测、负荷评估、编制优先治理区域清单”等4项重点任务,加快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2021年,我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的通知》,指导规模养殖场制定年度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管体系。二是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力度。2021年,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聚焦农业面源污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问题,推动各地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预计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三是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2017年以来,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门,评估认定了79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各先行区加强投入激励、资源配置、督促落实等机制的探索,总结凝练了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示范引领全国农业绿色发展。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部署,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力度,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2年8月23日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ZQYJ/202208/t20220826_640792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