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舆情 > 正文

如何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2-08-19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参与问政代表:汪莹纯 张万方 周毅 徐义流 徐家萍 黄晓求 程中才 潘成森 甘启斌 秦宗平

  接受问政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一问:怎样夯实稳产保供根基

  

  汪莹纯: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5个粮食调出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如何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步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供给能力?

  省发展和改革委:发改部门将加强三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新建水稻、旱粮作物等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调整增加地方粮食储备。按照2025年地方政府粮食储备增加到320万吨的总要求,扎实做好省级储备计划调整,指导各市落实地方储备计划,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储备保障全覆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齐粮食仓储设施短板。全面加强粮食监管工作,切实做好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和专项巡查的“后半篇文章”,系统性、深层次地加强制度建设,持续巩固整治成效。

  黄晓求:“青贮小麦”等行为暴露出涉粮安全问题,如何进一步科学谋划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布局,解决好饲用粮供需矛盾?

  省农业农村厅:解决饲用粮供需矛盾,农业农村厅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明确规定,今后各个企业和生产者严禁青贮口粮水稻和口粮小麦。从今年秋冬起建立电子围栏,防止把围栏内的青贮和围栏外的粮食青贮混为一谈。科学谋划全省的农作物布局,把全省8300万亩耕地复种指数大约1.1亿亩粮食生产面积,按粮食面积、经济作物面积和饲料面积,做好布局分块、地块管控。目前全省粮食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正在建设,有力促进土地的数字化改革,今后每一块土地上种植什么、种植多少,都能完全掌握。

  甘启斌:当前,有的地方尚未把大豆纳入大灾险保障范围,种植大户对此反映强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豆生产保险保障问题?

  省财政厅:我省建立了大豆种植“基本险+目标价格保险+商业险”的三级保障模式,保额最高可达到每亩671元,可分别覆盖大豆直接物化成本、大豆种植收入等成本收益,并建立保额动态调整机制,满足农户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省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和支持各地自主开展大豆期货保险、大豆目标价格保险、大豆种植补充保险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资金,支持各地创新发展大豆保险。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向财政部争取我省纳入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努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调整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保障农业保险政策落实。创新农业保险产品供给,协调保险行业监管部门,推动保险公司针对性开发大豆种植保险产品,进一步满足农户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引导广大农户增强风险意识。规范农险市场运行,督促承保机构不择保、不拒保,不惜赔、不拖赔,不断提升农险服务质效,更好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问:如何加快打造种业强省

  

  徐义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更好更快推动我省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

  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厅始终把做好种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五个方面下足功夫。抓好种质资源保护,把有优势有特色的地方种质资源纳入保护范围,同时抓紧省级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突出育种攻关,力争到2025年培育出10个全国突破性新品种。加强繁育基地建设,如濉溪的小麦育种基地、埇桥的大豆育苗基地和沿江的水稻育种基地建设等。扶优扶强种业企业,计划在未来5年形成上市企业3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着力净化种业市场,严厉打击小麦育种冒牌等突出问题。

  省财政厅: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持财政支持种业政策投入的稳定性连续性,改进和完善资金使用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方面支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建设,争取项目尽早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支持市县种质资源保护场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推进良种联合攻关,聚焦我省种业优势品种和制约安徽种业发展的“卡脖子”领域,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良种的联合攻关,努力培育形成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三问:高标准农田怎么建

  

  程中才: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相关部门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省财政厅:我厅将一以贯之把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关键举措,多措并举,加大支持力度。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计划用三年时间,把高标准农田亩均投入标准从现在的2250元逐步提升到3000元。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省财政厅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市县切实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多渠道解决高标准农田资金的来源问题。强化高标准农田的科技投入,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要求,修订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各地积极完善提升高标准农田科技含量的举措。注重建后管护,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投入力度,采取奖补方式,压实市县管护投入主体责任,避免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情况。

  省水利厅:水利部门将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改造大中型灌区,“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大型灌区7处、中型灌区149处,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加固小水库,“十四五”期间计划除险加固小水库730座,可为102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十四五”期间计划治理中小河流128条、279个项目,可提高1350万亩农田的防洪排涝标准。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建设好农田水利“最后一米”,畅通田间灌排微循环系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努力实现旱涝保收。

  四问:耕地保护如何再发力

  

  周毅:近年来,我省虽然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征收审批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严格用地审查,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有保障?

  省自然资源厅:保护耕地和保证建设项目用地是我们始终要面对和应当处理好的双重目标任务,省自然资源厅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努力提升用地审批质效。严格用地审查。强化对实际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等项目用地的审查,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及时修订标准单书等目录文本,严格规范审查标准,以规范出高效。加强指导监督。加密用地审批业务培训,提高各级自然资源以及相关部门项目单位工作人员的耕地保护意识和审批政策业务水平,加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明确责任,加强对市县用地报批审查行为的审批监督。强化协调联动。密切与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准确把握高效服务和严格审批的关系、按程序办理手续和依法依规提供保障的关系、项目单位提高组卷质量和审批效率的关系,摒弃单纯为支持项目建设,放宽用地审查标准、放松耕地保护的要求。同时还要继续拓展完善“星期六”土地要素会商制度,及时打通用地的堵点、难点和疑点,提高项目落地的速度和进度。

  徐家萍:相关部门将如何挖掘补充耕地潜力,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省自然资源厅:为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我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开源。着力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小田变大田”等途径补充耕地。对未纳入保护范围的园地、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经相关部门的认定后,统筹纳入土地整治范围。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组织复垦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来源。探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的再利用,用于改善和提升新增耕地和存量耕地的等级和质量。节流。严格项目占用耕地审查把关,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不占或少占耕地。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的利用,实施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的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减轻占用耕地的压力。统筹。做好省级统筹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统筹。目前已经梳理符合国家统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需要补充耕地4.4万亩,已经按程序上报自然资源部,力争实现这个目标。宣传。大力宣传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形成共识,合理保护耕地。

  五问:如何提升收储销售能力

  

  张万方:粮食仓储设施质量直接影响到粮食收储能力和储存安全。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补齐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现代化水平,提高储备效能?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我局将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统筹粮食仓储的设施布局,以优质粮食工程“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粮食仓储的设施建设。拆小建大,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粮仓,“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拆除“小、散、旧”仓容100万吨,新建高大平房仓300万吨左右。升级改造,提升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基本实现设施设备现代化、仓储管理规范化、绿色储粮生态化、所有政策性粮食库点信息化全覆盖。集群发展,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的原则,鼓励引导各地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集粮食仓储、精加工、物流配送、检测检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园区。

  潘成森:调研发现,目前我省粮食销售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强化粮食销售体系建设?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主要从5个方面加以解决:健全粮食销售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以各市重点粮食现货批发交易市场为主体,以覆盖城乡的农贸市场、商超专营店、电商平台为基础的全省粮食销售网络体系,着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销售市场体系。加强粮食产销合作。进一步加大与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销区的省市粮食产销合作,督促指导粮食主产市主动与沪苏浙、“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扩大粮食产销范围,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实现互利共赢。强化品牌建设宣传。组织参加全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各类会展,提升安徽粮油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皖粮外销,皖粮畅销”。加强粮食信息交流。发挥长三角粮食发展和合作平台等平台作用,定期发布粮食生产流通市场行情、产品质量、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为各类涉粮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全省国有粮食企业重组力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的作用,培育一批核心竞争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

  六问:怎样严把质量安全关

  

  秦宗平:粮食安全不仅要数量真实,更要质量安全。如何严格粮食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严控有毒有害的成品粮流入口粮市场,省市场监管局严格督促生产单位、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监督粮食生产流通企业落实“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质量承诺书、高企业员工书、制定风险隐患清单、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监督检查整改落实报告)、进场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制度、进货查验制度。加强抽检监测,去年以来,已经抽检了29900批次,不合格77批次,对这些不合格的粮食加工品,坚决处置到位,防范质量风险。严格监管执法,通过日常监管监督检查、专项治理、综合治理等措施,保障粮食加工品质量安全。狠抓质量提升,督促所有企业建立检验检测机构,提升检验检测能力,防止不合格的大米和小麦流入口粮市场,开展“食安安徽”的品牌创建活动,通过质量认证倒逼企业提高粮食加工品的质量。

  省生态环境厅:在加强土壤污染源方面,我厅将开展耕地污染溯源,把耕地污染的成因和影响污染的因素找出来,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创造条件。加强涉重金属企业环境管理,开展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禁止向耕地排放重金属,或者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再用于造田和土地复垦。严格环境执法,特别是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常态化监管,依法打击违法排污及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废危废的违法行为。推动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项目治理的方式,让一些受污染的耕地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记者 范孝东)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63986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