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驯养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查看长江鲟生长情况。
(摄于4月20日)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8月3日,万州区大周镇长江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驯养基地,万州区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将买来的小杂鱼投喂到网箱中,给居住在这里的珍稀鱼“改善伙食”。
这里的“居民”大有来头——除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岩原鲤、四川白甲鱼、圆口铜鱼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野外灭绝,其种群基本靠人工放流维持。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自2010年开始进行长江鲟的人工繁殖研究,目前已成功实现移养驯化。
这几年,移养驯化的部分长江鲟陆续达到性成熟,该所正组织力量开展长江鲟人工繁殖技术攻关。一旦成功,人工繁育的长江鲟可通过增殖放流投放到天然水域,对恢复长江鲟的种群数量、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长江鲟“寻家”
远远望去,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基地孤悬于长江江面。该基地于2009年由农业部批复成立,功能有二:一来对野生的长江珍稀鱼进行驯养,待其达到性成熟后进行人工繁殖;二来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放到这里适应野生环境,待长到一定的个体后进行增殖放流。
“我们移养驯化的50多尾长江鲟亲本鱼及后备亲本鱼就住在这里。”万州区水产研究所水产工程师傅秋民告诉记者。
作为长江珍稀濒危鱼类,亲本鱼的培育是实现人工繁育的关键。2010年,研究所通过引种获得了一批长江鲟。
长江鲟性成熟的年龄为6—8龄。当时获得的长江鲟大约1龄,如何让它们好好地存活下来,就成了当务之急。
由于这批鱼苗十分金贵,科研人员把一部分放在双河口珍稀鱼人工繁育车间进行池塘养殖,一部分进行微流水养殖,一部分则放到大周野化驯养基地驯养。
通过不断试验发现,生活在野化驯养基地的长江鲟,比生活在其他地方的状态更好,这里的温度、水质等自然条件更适宜长江鲟生活,
“毕竟长江才是最适合长江鲟生长的环境。”大家感叹道。从此,这批长江鲟正式“搬家”到野化驯养基地。
让长江鲟“安家”
“搬”了家,还要“安”下家。因为等待长江鲟批量发育到性成熟需要很长时间;同时,长江鲟的移养驯化,对水温、水流、水质、空间、营养等要求都很高,“安家”不易。
为了让长江鲟能够好好发育,将来成为拥有健康身体的“鱼爸鱼妈”,大家积极想办法为长江鲟补充营养。当时市面上没有专业的鲟鱼亲本鱼料,他们便购买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鲟鱼饲料。但很快,大家发现这种饲料是针对鲟鱼成鱼研制的,会导致长江鲟“长胖”,“长胖”后的长江鲟脂肪堆积会影响性腺发育。于是,大家赶紧调整“饮食配方”,减少鱼料中的脂肪含量,想方设法换成亲本鱼料。配合长江鲟的天然习性,大家还沿着江岸寻找水蚯蚓,购买小杂鱼给长江鲟“改善生活”。每年三四月份,工作人员还用水泵冲击水体,让长江鲟加强“运动”,促进性腺发育。
就这样,长江鲟一天天长大。
近几年,通过挖卵器挖卵、B超等方式检查,部分长江鲟逐渐达到了性成熟期。于是,科研人员开始着手人工繁殖,但由于雌鱼性腺尚未发育成熟,鱼卵未成功实现受精。
大家并不气馁,珍稀鱼的人工繁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今年的试验是否成功,我们攻克长江鲟人工繁殖技术,实现长江鲟重回自然的脚步都不会停下。”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刘本祥说。
送长江鲟“回家”
今年,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和长江保护法的实施,长江万州段水面肉眼可见的野生鱼种群、数量明显增多。
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数据是反映长江“十年禁渔”成效的重要依据。今年3月12日,万州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进行常规资源监测,船行驶至武陵镇长江水域时,捕捞到一尾长江鲟。
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这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万州区首次在资源监测中发现长江鲟的身影。当时傅秋民也在船上,他小心地捧着这尾“宝贝儿”,快速测量身长、体重等数据后,将它放归长江。回到水中的长江鲟摆动着身躯,消失在江水中。
傅秋民告诉记者,这条长江鲟长约50厘米,体重0.498公斤,体型瘦长,鱼吻带有明显的粗糙感。根据这些特征推测,它的年龄约2龄左右,已在野生环境中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让大家很兴奋,“我们争取早日攻克长江鲟人工繁殖技术,早日让长江水域多一些增殖放流的长江鲟。”刘本祥说。
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任重而道远。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丹梅 实习生 梁梦杰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8/t20220808_109835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