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养殖户给稻田里的黄沙鳖投喂饲料。
养殖户展示稻田里的黄沙鳖,喜笑颜开。
无人机拍摄的中东镇生态稻鳖综合种养基地。
连片的稻田里,稻谷从青黄变成金黄,慢慢弯腰低头,最后等待着人们的收割。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时光在一代代人接续中留下记忆和憧憬,曾经只种稻谷的土地,如今已是另一番丰收景象。
扶绥县中东镇三哨村,龟鳖养殖历史悠久,全村超过1000户村民在养殖龟鳖,该村被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授予“中国养龟第一村”称号。
“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
在147亩的龟鳖综合种养基地水稻田里,放养着近3万只黄沙鳖。
村民们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稻田原有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田间改造,通过开挖暂养沟、加高加固田埂、建设防逃设施和排灌水渠等,将水稻种植与黄沙鳖养殖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综合种养新路子。
稻归稻,鳖归鳖,两相处,总相宜。
在稻鳖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全程生产无农药残留,黄沙鳖可为水稻供肥除草防虫害,每年种植的两造水稻亩产稻谷约800公斤。
“按现行价格计算,稻鳖综合种养模式,每亩产值高达2万元,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标。”7月22日,基地负责人广西承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烽华告诉记者。
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农户整合出租土地每年每亩可收益1400元,平时到基地务工还有额外收入,村民合作社出资入股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多元。
“我们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升级改造第一产业,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的转变,集中解决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助推乡村振兴。”中东镇副镇长韩明威表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cyfp/t128710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