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市拉斯特乡生态农业园区青椒大棚内,一排排近1米高的青椒秧上,青椒泛着亮光,分外诱人。工人们拿着袋子、塑料筐穿梭在大棚中,采摘成熟的青椒。不远处的一座大棚里,西红柿、葫芦瓜等蔬菜等待采摘。这些蔬菜将被冷藏车运输到阿勒泰市的24个销售点,保障市场蔬菜供应。
园区生产负责人桂桓江介绍,园区分为两期,共建设大棚34座。一期建成1座大型超跨距温室和4座节能型日光温室,今年5月首批蔬菜已经上市;二期建设完毕,即将投入使用。每座大棚长100米、宽10米、高5米,实行工厂化育苗、订单式销售,配套了机井、滴灌等设施,设施较为先进。“每批菜苗移栽前,我们都会测定土地的氮、磷等含量,及时补充农家肥,保证菜苗成活率。”7月12日,桂桓江告诉记者,一座大棚一茬可产5000公斤左右西红柿。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勒泰地区因地制宜,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农业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由于阿勒泰地区一年有大半年是冬天,发展设施农业成为保障居民“菜篮子”的必要方式。阿勒泰地区现有3075座设施农业大棚,大棚生产与露地生产相结合,基本满足了当地的蔬菜全年供应,让群众冬天只能吃白菜、萝卜和土豆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夏季,蔬菜大棚增加了供给量,进一步降低了时令蔬菜的价格。
“这里日照条件好,大棚的后墙铺设了热敏墙布,白天吸热夜晚散热,再冷的时候我们会用热风管给大棚加温,可以保证一年四季生产蔬菜。”杨晓杰从事大棚种植10余年,两年前她从吉林市来到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担任生态农业园蔬菜种植技术指导,“这里日照时间长,冬天温度高,土质好,很适合种植大棚蔬菜。一座棚一年可以种两茬西红柿,按照每公斤西红柿6元计算,抛掉人工、水、肥等成本,一座棚产值在4.8万元左右。”
园区职工、拉斯特乡拉斯特村村民鲍香采摘完蔬菜,又忙着育胡萝卜苗。“我们的活儿是一茬接一茬,现在育苗是为冬菜做准备。”两年前这里发展设施农业,她将自己的4亩地流转给园区,自己则来此打工再挣一份钱。“在这里干活一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像鲍香这样在园区打工的村民还有6人,园区二期投入后,将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dzdt/202207/bdcd669d2a5c4d1f87fbf4153281f3f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