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粮食法治网!

粮食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粮食资讯 > 正文

广东“藏粮于地”有实招丨耕地稳中有升 农田变靓增效

发布时间:2021-03-25     来源:      作者:    

  平整开阔的高标准农田上,无人拖拉机翻开沃土,智能插秧机播下新绿;半空中,无人机低掠而过,几分钟便完成了一亩水田的播种……近日,记者在茂名市茂南区好心湖畔看到,春耕已至,一片热闹。

  今年,回升的气温和充足的光照提前到来,一个“早”字,成了广东春播春耕的“关键词”。春节后,全省从南到北迅速进入春耕备耕阶段,根据春节前农情调度春播意向,全省春播农作物面积2985.17万亩,增幅0.3%。

  除了紧锣密鼓开展春耕,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及早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亦为今年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观察发现,科学利用农时,以高质量农田建设带动稳产增产正成为今年广东春耕的重要特征。一场“藏粮于地”的粮食生产,正在南粤大地上迅速展开。

3.jpg

  以时间换效率

  冬种马铃薯创轮作“正循环”

  眼下,一片春播春耕的热闹之中,记者却发现一片“错位”的农忙景象——早春3月,湛江遂溪县城月镇石塘村的800亩马铃薯田正在收获。尽管丰收的马铃薯已经染黄了田垄,但走在垄上的村民常加建还时不时拨开细土,从地里掏出一枚枚“漏网之鱼”,轻轻放进准备好的纸箱中。

  常加建和父亲常更国来自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龙薯联社。本该在农闲时“猫冬”的爷俩,却来到湛江当起“候鸟”。自2014年起,常加建和常更国在当地承包起土地种植马铃薯。3年多来,龙薯联社与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的“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可实现三熟的“稻稻薯”轮作模式逐渐成型。

  “虽然冬种马铃薯收购价格略降,但亩产的提升,让今年的效益有了保障。”常加建介绍,今年冬种马铃薯的亩产约在5000斤,按地头价每斤1.2元左右计算,每亩土地效益(毛利)达到约3000元。

  农地资源的永续使用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冬种马铃薯一般在前一年晚稻收割后开始,至次年早稻播种前结束,相当于让农地“加了个班”,长此以往吃得消吗?

  在常更国看来,由于不同作物对土壤、农时的不同需求,“稻稻薯”等轮作模式正产生“1+1>2”的效果。

  “晚稻收割后,我们用机器绞碎秸秆掩埋沤肥,可以给冬种马铃薯节省肥料。”常更国介绍,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稻田冬种马铃薯一般可比旱坡地亩产提高1000—2000斤。

  记者走进正在收获的马铃薯田中,发现土壤松软,足迹、车辙清晰可见。这是马铃薯田的另一个特征,种完马铃薯的稻田有利于早稻的播种和种植。“我们种植马铃薯时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种植水稻时每亩又可以省下40—50斤化肥。”常更国说。

  在北方种植大户的带动下,雷州半岛本地农民也加入了冬种马铃薯的行列。据统计,目前,湛江市有冬种马铃薯面积3万多亩,按亩产4000—5000斤计算,仅湛江一市,便相当于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中多“藏”了至少6万吨粮食。

  放眼整个广东,“稻稻薯”不是唯一的轮作模式。省农科院相关资料显示,“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技术已在稻薯三熟区研发成功,而针对粤北地区的雨热条件,“烟—稻”轮作技术等亦为高效环保还田提供了解决方案。以时间换效率的“土地实验”,正在广东的广阔田野上逐渐展开。

01.jpg

  寻增量护存量

  垦造水田给农民带来真实惠

  目前,常更国父子正紧锣密鼓地收获田里的马铃薯,要赶在清明节前,将马铃薯田变成水田,迎接下一茬早稻的播种。但对于同在雷州半岛的雷州市客路镇恒山村来说,水田却算是新鲜事物。

  珠江水系滋润着广东的大片土地,唯独在雷州半岛一带留了一片空白。长期以来,淡水资源偏少一直是困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

  恒山村距离雷州青年运河直线距离约10公里,但据该村村委会主任蔡妃尾介绍,单靠村集体的力量,很难让水“翻山越岭”流到田间地头。

  没有水田,村里的旱地以往常种甘蔗。村民刘建合回忆,一造甘蔗要“霸占”田地一年,经济效益并不好。守着青年运河,却无法种水田,成了恒山村民的心头之痛。

  转折发生在2017年9月。当时,《广东省垦造水田工作方案》出台,同年,恒山村开展面积达4000余亩的垦造水田试点工作。

  这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蔡妃尾算了一笔账:除了一年收获两造水稻共2400斤,水田在初冬还可以再种一造北运菜,以种辣椒计,每亩地又可以赚到2000—3000元。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2020年,我省完成垦造水田7.5万亩;“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垦造水田31.55万亩,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此外,广东亦在积极调动耕地“存量”。2020年,我省完成拆旧复垦8.73万亩,验收备案6.61万亩,交易指标2.84万亩,交易资金167.62亿元。

  据悉,《广东省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制定印发,到2023年再完成15万亩垦造水田。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深化拆旧复垦、垦造水田等土地开发权公开让渡改革,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化进程。

1.jpg

  高标准提质量

  “一亩三分地”变身连片良田

  3月上旬,走在茂名市茂南区好心湖畔的高标准农田间,一段一米见长,伸入田内的水泥小斜坡引起了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副站长熊元芳的注意。

  “有了这个小斜坡,农业机械不用学‘蛤蟆功’跳进田里,可以直接开进田里了!”他告诉记者。

  事实上,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直都是让广东农民头疼的问题。在常更国看来,广东大面积的稻田与机耕似乎先天“八字不合”。“田块小,大马力拖拉机就用不上了,只能用70马力左右的小拖拉机。”他解释道。

  为打通农机下田作业“最后一里路”,广东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高度重视修缮机耕道路。同时,通过田间道、生产路、下田坡道、过田坡道等建设,让农田“颜值”变靓。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带来了高“颜值”,更带来了高收益。位于惠州的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因为高“颜值”的环境,2020年吸引观光休闲、研学的游客共10万人次,总收入1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实现每亩产值过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该市博罗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约0.4提高到0.7以上,农作物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原有耕地每年增加净收益64.37万元。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广东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352万亩。接下来,广东将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定期调度、分析研判、联合督导、通报约谈、奖优罚劣”的任务落实机制,确保完成2021年国家下达我省的1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相关附件:


http://dara.gd.gov.cn/mtbd5789/content/post_3244100.html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