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桦甸市立足农业产业资源禀赋,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5.53亿元,同比增长8%。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桦甸黄牛”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一系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重培育,基地规模不断壮大
在产业布局区域化上,桦甸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千方百计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依托甜糯玉米、大豆、中药材、食用菌、黄牛、林蛙等种养殖产业,实行特色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原材料供应能力稳步增强。在基地经营上实现企业化管理,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规模大户”、“龙头企业+联合体+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基地+协会+农户”、“订单农业”等合作模式,围绕特色产业建设区域优势种、养殖基地11个,特色产业示范园2个、科技示范园2个、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吉林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吉林市农产品优势区2个,形成园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据统计,全市通过基地、园区辐射带动农户35713户,占农户总数的53%;紧密带动种植业基地83万亩,直接安置农民就业5.6万人,从业农民年人均收入2.6万元。
育龙头,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桦甸市具有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和丰厚的特产资源,域内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摒弃传统农产品加工模式,不断探索科技兴企、科技强企的发展之路,一大批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农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户,培育国家、省、吉林市及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6个,省级“十佳”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百强”企业2户;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1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个,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
创品牌,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11个、名牌农产品9个、吉林市级名牌产品2个、吉林市知名商标9个、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识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有机产品认证7个。其中,吉林出彩农业生产的“吉粮”品牌大豆油,持有“低烟”“去味锁香”专利技术,产品成为大庆石油、鞍钢集团、吉化公司、首农集团和军供粮油指定食用油,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发达省份;金牛牧业公司生产的“桦牛”品牌牛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ISO9001、ISO22000、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发达省份,产品成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指定产品。还有“眼镜小猫”瓜子、“品田谷”酸菜、“吉元”松子等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勇担当,尽所能回报社会
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纷纷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吉林出彩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田谷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坤合食品有限公司、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等16户龙头企业,首当其冲,克服重重困难,一方面组织坚守一线职工加班加点生产,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质助力疫情防控,贡献龙头企业一份薄力和爱心。据统计,疫情期间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市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妇产医院、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40余家单位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
强服务,助企纾困解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难、包材辅料供给不足、物流运输不畅、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生产资金链短缺等困难,桦甸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强化精准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成立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桦甸市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工作专班,压实主体责任,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据统计,疫情期间,共纾困解忧问题123个,开展政策咨询65人次,办理物流运输、企业复工复产通行证2560个,为32户企业与省、市金融部门对接,协助企业贷款1.59亿元。在项目开工建设上,实行绿色通道,及时为桦甸市永盛牲畜交易市场、八道河子红果项目、二道甸子镇黄牛养殖等重大项目办理开工许可证、用地审批、安全生产、闭环管理等相关手续。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拥有着巨大潜力,展现着巨大活力的桦甸市现代农业,在全市共同努力下,未来的宏伟目标,将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ncpjg/202207/t20220722_85198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